世界体系霸权周期是不断更替的,霸权国家也是不断更迭的,而世界体系结构本身也一直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在历史上,世界体系曾存在三个中心。它们是
A. 17世纪的荷兰、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B. 1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C. 17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D. 1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荷兰、20世纪的英国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人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1854年英国废除了这一条例。这一变化表明
A. 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贸易
B. 议会改革完善了民主政治
C. 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D. 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现在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而非17世纪那样的殖民拓殖。”这与谢尔本勋爵在1782年所讲的“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是吻合的。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自由主义贸易思想得到贯彻 B. 海外扩张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撑
C. 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加深 D. 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
“工场手工业最完善的产物之一,是生产劳动工具本身,特别是生产当时已经采用的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材料旨在说明
A. 工场手工业的实质是机器大生产
B. 工场手工业孕育出了机器大生产
C. 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生产的产物
D. 机器大生产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A. 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 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 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 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
中唐诗人王建有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晓彻闻。”晚唐薛逢也写有“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泊香满怀”的诗句。这些诗句说明当时唐朝 ( )
A.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南方的都市很繁华
C.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已经出现夜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