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的“受鬻法”规定,年满九十岁的老人,每月可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的“受鬻法”规定,年满九十岁的老人,每月可以从官府领取一石粟米。汉成帝时,又将这种待遇的年龄降到七十岁。汉高祖曾下诏说,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汉文帝也要求每年年初要派人慰问老人,赐予布帛酒肉,认为这样才能给天下子孙树立榜样。《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尺。”

——据赵凯《良举善政下,汉代老人缘何不幸福》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代尊老的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评价。

 

(1)措施:政府给老人发放粟米、酒肉和玉杖等物品(或:给予老人物质和荣誉奖励)。免除有德行的老人的徭役。每年年初,政府派人慰问老人。降低享受优待的老人的年龄条件。以立法或诏令的形式,使尊老制度化。 评价:积极:汉代统治者强调“孝”的道德标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或答: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为社会树立典范,用以协调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或:巩固统治); 局限:受优待的老人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受益的仅是少数人,这些措施并不能解决社会养老的问题。 【解析】 (1)措施:根据“每月可以从官府领取一石粟米”“赐予布帛酒肉”得出政府给老人发放粟米、酒肉和玉杖等物品;根据“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尽免徭役”得出免除有德行的老人的徭役;根据“汉文帝也要求每年年初要派人慰问老人”得出每年年初,政府派人慰问老人;根据“又将这种待遇的年龄降到七十岁”得出降低享受优待的老人的年龄条件;根据“汉代的‘受鬻法’规定”得出以立法或诏令的形式,使尊老制度化。 评价: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积极:可从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为社会树立典范、稳定社会秩序等分析;局限:可从受优待的老人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受益的仅是少数人等分析汉代不能真正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东汉时期,注释律令章句的叔孙宜、郑玄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儒;元明清三代,统治者一般认为只要通经就能明法。这表明古代中国

A. 在法学上没有建树

B. 以儒家经典取代法律

C. 当时缺乏法律人才

D. 法律具有儒学化特征

 

查看答案

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 “大一统”的主张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 “天人感应”学说

D. “三纲五常”学说

 

查看答案

董仲舒认为,天意要大一统。政治关系上,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思想

A. 强化了男尊女卑观念

B. 体现了宗法分封原则

C. 体现了敬天法祖观念

D. 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流行“清谈”,即不问现实政治,只讨论玄妙哲理,在行为上纵酒、不拘礼节,这股风潮一直持续到唐初。此种历史现象

A.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文学艺术发展

B. 体现了佛道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 实际是儒家思想的积淀与发展

D. 导致社会道德水平的严重下降

 

查看答案

西汉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需术”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夫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