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同盟会会员陈时募捐银元3.9万元,在武昌创办“中华大学”,取“振兴中华”之意。陈时自述其办学动机是:“民国成立,以教育为陶冶共和国要图。”在其校歌中又说:“武昌首义放出五千年历史的光芒,中华大学随中华民国同年诞降。达材成德,三民大同,与河山俱永,与国族人类以无疆。”据此可知,中华大学的创建
A. 为辛亥革命储备人才 B. 将教育与爱国相结合
C. 以开启民智作为目标 D. 引领了民间力量办学
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各省份。这表明
A. 民族危机空前的严重
B. 辛亥革命的时机趋于成熟
C. 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 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 袁世凯上台实现了政局稳定
C. 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 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 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 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D.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荣光
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该诏书
A. 保留了溥仪的“皇帝”尊号和待遇
B. 标志着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
C. 任命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
D. 表明了袁世凯与革命派达成和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剑桥大学历史系斯金纳教授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注重研究产生那些经典文本或伟大观念的社会源泉,即特定的“历史语境”。他们认为没有脱离语境的无时间限制的真理的存在,只有从历史语境出发,才能更好地把握观念的生成与演变。
——摘编自《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以“汉代新儒学”为例对该观点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