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自成立起,对太平天国运动一直持完全肯定的立场,将镇压太平军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斥为“汉奸”。但1930年以后,许多国民党官员和学者赞扬曾国藩“卫道辟邪”,否定太平天国运动。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太平天国革命纲领落后
B. 五四运动的影响
C. 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兴起
D. 国民党的阶级属性
毛泽东一生诗词创作众多,下列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诗句是
A.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B.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段话中的“起义”指的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
“革命”一词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爆裂的行动”。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三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家、哲学家乃至政治活动家一般认为,暴力斗争只是“革命”的一种形式,创造性的变化才是“革命”的核心内容。
——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用什么制度打破了“部落政治”?汉朝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打破贵族政治的局面?
(2)以近代中国为例,分析属于材料二所定义的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三,试以近代英、美两国为例,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指出“创造性变化”的具体表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到袁世凯拥护共和的承诺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让位于袁世凯。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第二天,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国务员“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的产物,然而它却命途多舛,1914年被袁世凯废除,袁世凯死后,约法被恢复,但很快又被《中华民国宪法》取代,1925年,段祺瑞以“传统已坏,无可因袭”的理由宣告临时约法无效。
——据林炯如等《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临时约法》“命途多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宪法所确立的政体有何不同,并概括它们颁布的政治背景。
在鸦片战争后与中国签订的条约中,英国人获得了“倘遇有交涉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请华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的权力。这项权力严重破坏了中国的
A. 领土主权
B. 关税主权
C. 司法主权
D. 贸易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