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

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下列最能体现该主张的史实是

A. 世家大族任朝廷要职

B. 由中央掌控地方的赋税

C.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D. 抽调各地精兵充实禁军

 

C 【解析】试题“(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意思是皇帝和士大夫共同管理治理天下。宋代实行科举制,A项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看不出皇帝和官僚的关系;C项正确,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体现了皇帝和官僚共同管理国家,符合题意;D项错误,不能体现皇帝和官僚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不同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立进士科

唐太宗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A. 扩大了官吏来源

B. 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C. 提升了人才素质

D. 解决了考试的弊端

 

查看答案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查看答案

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了唐代

A.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 行政制度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C. 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

D. 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

 

查看答案

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A. 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

B. 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C. 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

D. 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查看答案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这一规定

A. 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

B.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

D.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