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德、嘉靖年间,国内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沿海各地的官僚地主、富商大贾对开放海外贸易的要求也就更加强烈起来;另一方面,由于欧洲殖民国家先后侵入南洋,使南洋各国对中国的“朝贡贸易”不能继续保持,明统治者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也日益感到有开放海禁”的必要。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已被威继光等所击败,消除了使明王朝采取闭关政策,厉行海禁的主要因素,因而在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逐渐开放“海禁”,准许私人进行海外贸易活动。
——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二 随着英国人的新权力在中国沿海边境的确立,引起了人心向背的变化:了一方面是对清政府日益疏远,一方面出现对外国人效忠的迹象。广州商人和仆役实际上参与西方扩张的活动,助长了这一人心转变的过程。当怡和、宝顺和旗昌等洋行在通商口岸扩大合法贸易并在口岸外的轮泊处发展鸦片贸易时,他们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从南方招募来的中国帮手。广州和福建商人也独立自主地迁往上海,从事合法的与非法的贸易。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中后期中国开放“海禁”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举措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中后期与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的不同。
(3)我们从明清海外贸易中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题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后,美国竭力试图使之成为一个谈判场所,但遭到了大多数成员国的反对。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就落实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作出了承诺。这体现出亚太国家对
A. 经济主权独立的维护
B. 经济自由理论的推崇
C. 区域合作实效的追求
D. 地区霸权主义的抵制
1947年,苏联在柏林开设“文化会堂”,展示苏联的成就。美国军事占领当局的“心理战处”和中央情报局对此立即做出回应,也开设“美国会堂”,其目的是宣传美国。这反映出
A. 欧洲是美苏争夺的重点,
B. 冷战是由文化差异引起
C. 冷战最早是由苏联挑起
D. 美苏意识形态对抗激烈
1903年,有英国企业家宣称:最初,自己单独经营一家企业,后来有了几个合作者。当实业超过了合作者所提供的资本,于是,就组织了股份公司。现在,又需要把若干股份公司集合成为我们所谓的一种联合。这说明“联合”
A. 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B. 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 推动了自由主义的发展
D. 标志着世界市场的扩大
下面是关于古代雅典陶片放逐法的一幅漫画。这反映出
A. 公民在审判时总能团结一致
B. 陶片放逐法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理念
C. 公民既是立法者又是审判者
D. 该方式一定意义上维护了雅典民主
1956年12月,我国文化部发出了《关于国营剧团试行付给剧作者剧本上演报酬的通知》,通知指出实行按劳取酬的原则,必须推行剧本上演报酬制度。上演报酬制度的确立反映出
A. 市场调节机制指导文化建设 B. 文化工作追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C. 国家对戏剧文化发展的重视 D. 知识分子的待遇落后于其他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