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论积贮疏》
材料二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书》
(1)材料一主张国家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到封建社会晚期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海外贸易对沿海居民乃至中国社会的有益之处。
(3)材料三体现出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政策?你怎么评价这一政策?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是
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市民的整体素质
C. 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D. 革命的彻底性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纽约股市暴跌
B. 生产的相对过剩
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 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B. 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C. 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 美元逐渐升值
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A.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B. 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 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机械展厅内,最受欢迎的是爱迪生发明的展台,人们为了听留声机,需要排两、三个小时的队。这届世博会的重要意义是
A. 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 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D. 宣告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