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朝时,山西商人在青海、北京、云南、湖南、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

清朝时,山西商人在青海、北京、云南、湖南、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号“都一处”、“六必居”等都是山西商人首创和经营的。另外,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朝鲜、日本,山西商人的贸易也很活跃。由此可知

A. 晋商是当时最强的商帮    B. 晋商活动范围广泛

C. 长途贩运贸易由此出现    D. 晋商文化影响有限

 

B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西商人活动范围遍及国内各地,还远及国外,这说明晋商活动范围广泛,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晋商是当时最强的商帮,故A项错误;长途贩运贸易在清朝之前已经出现,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意在说明晋商活动范围广泛,不是晋商文化影响有限,故D项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中后期,福建“多植甘蔗、桑树,耗地已三分之一,烟草之植,耗地十分之六七”,粮食虽丰年也不能自给,“仰粟于外,上吴越而下广东”。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新的生产关系兴起

B.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查看答案

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这种情况一直廷续到明清。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B. 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

C. 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 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

 

查看答案

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这反映汉武帝时期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C. 废除了西周以来的井田制度

D.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铁犁牛耕

B. 重农抑商

C. 闭关锁国

D. 小农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