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敬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46.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这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B. 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
C. 实业救国思潮成为主流
D. 收回利权斗争的推动
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建,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还附设翻译馆、广方言馆和工艺学堂,有“中国第一厂”之誉。对其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政治体制变革 B. 引进传播启蒙思想
C. 推动近代教育发展 D. 有效抵御了列强侵略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 英国成为了中国的商品市场
B. 中国的棉纺织技术领先英国
C. 中国在与英国贸易呈贸易顺差
D. 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作用
(08重庆卷,14)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农业快速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
C. 工业革命加快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D. 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快人口流动
《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张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材料反映了当时
A.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
C. 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
D. 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