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 )
A.中央官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王位世袭制 D.地方行政制度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 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 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 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 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 秦、汉 B. 明、清 C. 隋、唐 D. 宋、元
下列是在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电视剧甲: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的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电视剧乙: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照皇帝的旨意起草文件交给门下省审核,再交给尚书省的工部执行
电视剧丙:徐州发生洪灾,阁臣据皇帝的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按甲、乙、丙顺序排列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应是
A.唐朝、明朝、清朝
B.秦朝、唐朝、元朝
C.秦朝、唐朝、明朝
D.唐朝、元朝、明朝
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 B.中朝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中书门下 军机处 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