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 年,我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反映了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特色是
A.巩固国防满足冷战的需要 B.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并举
C.追求科技发展的高速发展 D.科技发展由政府主导布局
美国哈佛大学中国近代史思想史专家华兹认为:中国近代史上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同时出现的事实,说明它们是在许多共同观念的架构里运作的。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都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热情 B.都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国情
C.都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旗帜 D.都曾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五四运动后,各种社会改良思潮的形成、发展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社会主义的印迹。下表反映的是当时有关中国历史走向之争,由此可知他们都
人物 | 相关主张 |
梁启超 张东荪 | 一方面口头上承认“资本主义必倒,社会主义必兴”,另一方面又从所谓国情出发,认为中国当务之急是开发实业,发展资本主义。 |
毛泽东 | 中国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因而我们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 |
A.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
B.肯定了资本主义对社会发展的进步性
C.印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代表着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发展方向
从鸦片战争到 1895 年,清政府主要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对西方技术体系一知半解,未发展机器制造等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这样,技术上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 B.洋务派忽视技术人员的培养
C.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D.洋务派只注重发展军事工业
1833 年,江苏发生严重水灾,林则徐请求朝廷拨款赈灾,强调“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只有“纾民力,培元气”,才能“安贫保富”。这体现了林则徐
A.“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 B.“师夷长技”的国家意识
C.“反帝反封”的爱国思想 D.“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曾记述了这样的情节:老仆阿寄通过经商获利,重振祖母家业,且勤谨自守,获得了乡人的尊重,还获得朝廷的旌表。该历史情节表明
A.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B.古代取仕途径日趋多元
C.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市民文化成为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