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b)为其中四种鱼(甲、乙、丙、丁)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a)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 ,图(b)中的生物对应图(a)中的哪些成分? (用字母表示)。
(2)图(a)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对该池塘由浮游藻类、甲和丁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 X | Y | Z |
GP和NP | GP=55.6×102 NP=1.3×102 | GP=176×103 NP=6×103 | GP=59.3×106 NP=50.5×106 |
NP/GP | 0.02 | 0.03 | 0.85 |
R | 54.3×102 |
| 8.8×106 |
未利用 | — | 62.8% | 99.7% |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4)下图表示此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甲和丁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则甲的粪便属于 (填字母)的部分,能量由甲流向丁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
(用序号表示)。气温逐渐降低时,若图中的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 。
下图甲是某湖区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某引进经济鱼类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图示成分外,还包括 ,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 个营养级。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螺蛳全部死亡,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 。请写出此时鲫鱼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 。
(2)图乙在t1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类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30条全部标记后释放,一天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的鱼中,未标记的40条、标记的10条,估算该鱼类种群数量在t1时是 条。
(3)图乙中,在t1时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在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是该湖区对该鱼的 。请根据第(2)小题的数据画出该鱼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要求标出t1、t2对应的实际数值)。
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的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项目 | 被鳞翅目幼虫吃掉的植物 | 鳞翅目幼虫粪便中含有的能量 | 鳞翅目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 | 用于鳞翅目幼虫生长的能量 |
能量(J) | 419 | 209.5 | 146.65 | 62.85 |
A.鳞翅目幼虫摄入419 J的能量至少需要第一营养级同化1 047.5 J的能量
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15%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
C.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热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
D.某一最高营养级消费者与其相邻的一低营养级消费者相比,能够获得的能量较少
科学家测定了某地区近几十年来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化学燃料的增加、植被的破坏是大气中CO2含量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B.大气中CO2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是夏季下降,冬季上升
C.大气中CO2浓度的季节性变化与植物光合作用CO2利用量的季节性差异有关
D.在草原上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有效措施
下图所示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
C.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得的总能量是285×1010
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C.类群丙的有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主要途径之一
D.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