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糖尿病与激素作用异常有关,已知胰岛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回答下列问题: (1...

糖尿病与激素作用异常有关,已知胰岛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正常人血糖浓度是      .肌肉细胞      (是\不是)胰岛素的靶细胞.长期紧张、压力过大会使升高血糖的激素如            等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升高.

(2)肥胖者体内过多的脂肪易造成机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影响细胞对葡萄糖的      进而表现为高血糖.

(3)如图为一正常人和两名糖尿病人在空腹状态下口服100g葡萄糖后,血浆中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由图可推测,病人甲的病因可能是      细胞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病人乙口服葡萄糖后,检测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略高于正常人,分析原因可能是

(4)空腹状态下,与甲相比,乙的血糖浓度较     

 

(1)0.8~1.2g/L 是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2)摄取、储存和利用 (3)胰岛B细胞 胰岛素受体受损(或胰岛素受体活性低或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 (4)低 【解析】 试题分析: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可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 2、据图分析:给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病人乙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都较正常人升高,说明这人的胰岛B细胞正常.病人甲血浆胰岛素浓度低于正常人,说明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解析】 (1)正常人血糖浓度是0.8~1.2g/L.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促进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合成.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血糖浓度升高. (2)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影响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进而表现为高血糖. (3)病人甲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低于正常人,可能原因是胰岛B细胞细胞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病人乙可能胰岛素受体受损(或胰岛素受体活性低或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影响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因此口服葡萄糖后,检测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略高于正常人. (4)空腹状态下,甲因为缺少胰岛素,血糖不能被降低.病人乙的胰岛B细胞正常,因而乙的血糖浓度与甲低. 故答案为: (1)0.8~1.2g/L 是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2)摄取、储存和利用 (3)胰岛B细胞 胰岛素受体受损(或胰岛素受体活性低或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 (4)低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植物的呼吸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请回答相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进而影响呼吸速率.

(2)能够较长时间维持最快呼吸速率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上图是豌豆幼苗的呼吸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由图可知,豌豆幼苗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温度为40℃时,豌豆幼苗呼吸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3)呼吸作用反应物的性质也会影响呼吸作用,其影响大小通常用呼吸商(RQ)来表示.呼吸商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植物组织放出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氧气的比率.

①在测量豌豆幼苗呼吸商时,通常需要避光条件,其原因是     

②若反应物是丙酮酸时的呼吸商为X,反应物为葡萄糖时的呼吸商为Y,比较X与Y的大小关系是     

 

查看答案

依靠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将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为健康状态的过程称为生态恢复.该过程中(  )

A.发生了初生演替          B.能量的输入大于散失

C.抵抗力稳定性保持不变    D.恢复为原来的物种组成

 

查看答案

如图为某RNA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①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B.①③过程所需原料相同

C.该病毒的RNA不能直接做为翻译的模板

D.①②③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

 

查看答案

皮肤破损较深时,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需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充足时利于破伤风芽孢杆菌的繁殖

B.破伤风芽孢杆菌核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C.产生子代破伤风芽孢杆菌时有细胞壁的生成

D.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查看答案

甲状腺细胞中,甲状腺蛋白可以水解成甲状腺激素,此过程(  )

A.有肽键数目变化    B.有水生成

C.需要碘参与        D.在组织液中进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