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过。如图所示为一个渗透装置,先在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中,Y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 (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是发菜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C.ATP的合成与细胞放能反应相关联
D.植物细胞ATP产生的途径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用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与细跑的识别、信息传递等有密切关系的物质是磷脂
B.DNA彻底水解后可获得脱氧核糖,而脱氧核糖不能再进行水解
C.磷脂与核酸的组成元素相同,原核细狍中不含有磷脂
D.蛋白质彻底水解形成的氨基酸与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通过人工改造能使某种DNA病毒失去自我繁殖能力,但其DNA还能成功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从而达到使用病毒做载体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下图表示用这种病毒做载体治疗白血病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治疗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和________。
(2)人工改造这种病毒载体时,通常要加装标记基因,该过程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灭活的病毒在细胞工程中一般用于________。
(3)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会停止分裂,此时需要重新用酶处理,分瓶继续培养,这样的培养过程叫做________.
(4)该图所示基因治疗的方式叫做________,这种治疗方法________(能、不能)解决后代遗传问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苹果园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科学工作者按甲图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 mL液样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再稀释103倍。各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____________。
(2)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土壤的目的来选择细菌,所用培养基应该___________。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____,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乙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扁担塘是位于长江中游的一个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
(1)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为了使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增加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调整食物链(网)结构,调整后的结构如下图。
此食物网中虾类和底栖动物的关系是 。对于该湖泊的鱼类和河蟹产量来说,水草和 极为重要。
(2)科研人员针对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铜锈环棱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能量KJ·m-2·a-1 动物名称 | 摄入食物中 所含的能量 |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 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 | 粪便中的能量 |
铜锈环棱螺 | 516 | 15 | 231 | 270 |
铜锈环棱螺的能量来源是食物中的 能,它同化的能量为 KJ·m-2·a-1。
(3)铜锈环棱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了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 (填“白色瓶”或“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下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
实验处理 | 组A | 组B |
①预处理的湖水 | + | + |
②经48h饥饿的铜锈环棱螺5只 | + | + |
③水生植物(食物) | + | - |
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 (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标号)。实验3h后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铜锈环棱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水生植物,给A、B瓶更换预处理湖水,每隔3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铜锈环棱螺的代谢率 时终止。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