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
将某活组织细胞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检测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组织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B. 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数量多
C. 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D. 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
如图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的是
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的是
A.细胞膜、高尔基膜、线粒体膜、核膜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有关
B.核膜包含两个磷脂双分子层,房颤与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复合物数量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D.房颤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对应关系,不确切的是
选项 | 实例(实验) | 结论(假说) |
A |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
B | 红细胞细胞膜中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
C |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 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
D |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