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

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中含32P的成分是磷脂分子和DNA分子

B. 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C. 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

D. 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 【解析】 T2噬菌体为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磷脂分子,A错误;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开,观察噬菌体的DNA是否进入大肠杆菌,B错误;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C正确;该实验结果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点睛】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相互对照,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只用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只用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只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添加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只长S型菌落

B. 实验过程中应使用固体培养基培养R型细菌

C. 实验结论是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

D. 实验设计思路是将S型细菌的各种组分分离,单独地、直接地现察各自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了建构模型的方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B.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类比推理,提出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C. 格里菲思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

D. 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运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

A.在环境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调查可采用____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_________A种群与B种群之间存在的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A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调查期间B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_____,从表中数据变化来看,造成B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A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下降。

B、如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苔草带到沉水植物带,地表分布不同类型生物,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结构。对34带植物影响差异较大的生态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_________

2)图中从52植物带类型的演变过程,属于_________演替。

 

查看答案

图甲中是布氏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乙是布氏田鼠从迁入该草原到图甲中的a时期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在图甲中_________ 段鼠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该段鼠群的出生率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死亡率。

2)图甲a时期引入某种生物,鼠群数量明显下降后保持新的动态平衡,引入的生物与布氏田鼠之间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关系,该关系能体现出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 _________功能。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是_________

3)布氏田鼠种群的最大净补充量在图乙中的_________点,该点与甲图中的 _________点相对应.

4)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___形式循环,在食物链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查看答案

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对青鲜素毒害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甲.乙烯促进离层区(如图乙)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酶X能够水解离层区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叶柄离层区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如图丙。

请回答:

l)细胞分裂素能促进______,促进萌发,可用于收获后农产品的储藏保鲜;青鲜素与______(激素)的作用机理类似。

2)根据图甲可知,浓度______ 以下,青鲜素几乎没有毒性。

3)根据酶 X 的生理作用分析,它可能是______酶和______酶。

4)根据图丙可知,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______ ______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______,结合对图丙的分析,可得出叶柄内生长素的运输对乙烯合成起______作用。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的氨基酸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