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Bt毒蛋白在害虫的消化道内能被降解成有毒的多肽,最终
造成害虫死亡,因此Bt基因广泛用于培育转基因抗虫植物。
(1)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所需的目的基因来自 ___的基因组,再通过PCR技术扩增。PCR反应中温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加热到90~95℃的目的是______, 然后冷却到55—60℃使引物与互补DNA链结合,继续加热到70~75℃,目的是_________。
(2)限制酶主要是从____中获得,其特点是能够识别DNA分子某种____,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
(3)科研人员培育某品种转基因抗虫棉的过程中,发现植株并未表现抗虫性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必须含有____这样目的基因才能准确表达。
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如图A所示的实验。
(1)配制好的培养基通常使用______________法灭菌.步骤③与步骤②中培养基成分相比,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
(3)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步骤④的操作: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人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57。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个。
(4)步骤⑤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三化螟是水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是防治三化螟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该方法在防治三化螟时的作用效果,科研小组选择了两块相同的稻田进行了试验,实验组放置昆虫信息素,对照组不放置,结果如图,请回答:
(1)图中白色柱是____(实验组/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该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_____ 防治。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破坏了三化螟种群正常的_________,进而影响种群的______,最终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可见,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3)某片稻田及灌溉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被农民弃耕后,很快就会发展到______阶段。由于气候持续干旱,该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可能是 _____阶段。
牵牛花的三个显性基因(A、B、C)控制红花的形成,这三对基因中的任何一对为隐性纯合时花瓣为白色;具有这三个显性基因的同时,存在基因D花瓣为紫色;基因E对色素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只要含有基因E花瓣就为白色。
(1)一个5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个体,花瓣表现为______色。
(2)某紫花品系种植多年后,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白花的个体,此白花性状的出现最可能是某基因发生了 _____(显,隐)性突变。该白花个体自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两个纯合的白色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如果子二代出现的紫色个体占81/1024,能否确定子一代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间是自由组合关系?_________,理由是 _____。
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排尿的低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平时,膀胱逼尿肌(位于整个膀胱壁)舒张,尿道括约肌收缩,膀胱内贮存的尿液不致外流。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l)膀胱充盈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产生____,其在A、B间的传导是_____双向/单向)的。
(2)正常人在没有合适的时机或场所时能够憋尿,这是因为脊髓排尿中枢受_____________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调节的特点。这个过程中,神经元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和突触后膜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下:
(1)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项),________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2)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___;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温度是_________。
(3)该实验的装置见下图:
光照条件下测定数据时,甲溶液为____。为了防止光照引起小室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或收缩所造成的误差,必须要设置对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对照组应如何设置? 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