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中有1个脱氧核糖 B. ATP中有1个腺嘌呤
C. ATP中有3个磷酸基团 D. ATP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
下图是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相关情况,其中供体1是良种荷斯坦高产奶牛,供体2是黄牛。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1为获得克隆牛的过程,从活体牛的卵巢中吸取的卵母细胞需要在体外培养到_________期,并通过__________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最终克隆动物的遗传物质来自____________。
(2)应用2为获得试管牛的过程,在_________前,需要对采集的优良公牛的精子用_______法进行获能处理。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胚胎能够在受体内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
(3)应用3中的细胞C取自牛胎儿的 _________。应用4在获得二分胚①和②的同时,需要取样囊胚的_____________细胞做DNA分析性别鉴定。
我国规定1升自来水中大肠杆菌不得超过3个。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可以使大肠杆菌的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有关部门据此对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大致如下:
(一)用火焰灼烧自来水龙头3分钟,然后打开水龙头放水5分钟,再用无菌的三角瓶接取1000毫升水样,盖好瓶塞。
(二)将漏斗和抽滤瓶固定好,用镊子夹住滤膜边缘,将水样倒入漏斗中,边抽滤、边加水。
(三)用镊子将滤膜取出、放在无菌平板上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的醋酸纤维素滤膜、漏斗、抽滤瓶、镊子等实验器材和培养基都需先用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如需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常用的方法是_____。
(2)制作本实验所用的无菌平板时,需要加入_______、水、无机盐等大肠杆菌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以及加入______,便于统计菌落外;还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整至____________性。鉴别是否有大肠杆菌菌落,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
(3)按上述步骤制作的3个样品平板上所有的菌落数分别为49、51、47。能否据此得出每升水样中大肠杆菌数约为49的结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的30年后,科研人员对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和未受千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査研究。
(1)调査发现,在两个群落中都有同种马尾松,但具体分布相差较大,一个区域内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__________。科研人员通常以不同胸径大小的马尾松个体数代替其___________,来进一步预测______的变化趋势。
(2)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枳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______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________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代表原始林群落生物量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S1”或“S2”)。
(3)原始林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是恢复群落的______倍。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______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演替到原状。
玉米种子的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显性基因A、B、R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有色;其他情况都为无色。现用一种有色种子植株分别与三种无色种子植株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杂交亲本 | 子一代(F1) |
① | 有色种子植株×aaBBrr | 全为无色种子 |
② | 有色种子植株×aabbRR | 25%的有色种子 |
③ | 有色种子植株×AAbbrr | 25%的有色种子 |
(1)根据①②③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A、a与R、r的遗传______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若让亲本中的有色种子植株自交,则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3)若该有色种子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rr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其中某植株果穗上因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一粒有色种子。该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豌豆茎节间切段生长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图1实验操作科学无误,图2为实验结果,该同学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碗豆茎节间切段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该同学的实验结论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成立。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该同学又提出“赤霉素对豌豆茎节间切段生长的作用也具有两重性”的假说。请写出验证该假说的简单实验设计思路和支持该假说的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该假说的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