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

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5%和15%,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 35%和25%    B. 25%和15%    C. 25%和35%    D. 15%和25%

 

A 【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在该DNA分子中,A+T+C+G=100%,C=G=20%,A=T=30%,进而推知:该DNA分子中的T和C分别占一条链中的60%和40%;若其中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5%和15%,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60%-25%=35%,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40%-15%=25%,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4个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则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B. 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 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查看答案

如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 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 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D. 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

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的金鱼选种经验是: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 “分数缸饲养”相当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B. “逐日去其不佳者”是指对金鱼进行人工选择

C. “自然奇品悉具”是金鱼发生定向变异的结果

D. 这种人工培育金鱼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但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能很好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B.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的原因

C.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生物个体水平

D.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