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射入介质,经OA折射的光线恰好平行于OB.以下对介质的折射率值及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点的光线能不能发生全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能发生全反射 B., 能发生全反射
C.,不能发生全反射 D. ,能发生全反射
据《飞行国际》报道称,中国制造的首款具有“隐身能力”和强大攻击力的第四代作战飞机“歼-20”(如图),于2011年1月11日12:50进行了公开首飞。它的首飞成功标志着中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进入到第四代战机的研发序列中的国家。隐形飞机的原理是: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设法降低其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发现、跟踪和攻击。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用隐蔽色涂层,无论距你多近的距离,即使你拿望远镜也不能看到它
B.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材料,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很难被发现
C.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涂层后,传播到复合金属机翼上的电磁波在机翼上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主要是对发动机、喷气尾管等因为高温容易产生紫外线辐射的部位采取隔热、降温等措施,使其不易被对方发现和攻击
如下图所示,在y=0和y=2m之间有沿着x轴方向的匀强电场,MN为电场区域的上边界,在x轴方向范围足够大。电场强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取x轴正方向为电场正方向。现有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粒子的比荷q/m=1×102C/kg为,在t=0时刻以速度Vo=50m/s从O点沿y轴正方向进入电场区域,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时间;
2.粒子离开电场时的位置坐标;
3.粒子离开电场区域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40 cm。电源电动势E=24V,内电阻r=1 Ω,电阻R=15 Ω。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从B板小孔以初速度v0=4 m/s竖直向上射入板间。若小球带电量为q=1×10-2 C,质量为m=2×10-2 kg,不考虑空气阻力。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时,小球恰能到达A板?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多大?(取g=10 m/s2).
图为某工厂生产流水线上水平传输装置的俯视图,它由传送带和转盘组成。物品从A处无初速放到传送带上,运动到B处后进入匀速转动的转盘,设物品进入转盘时速度大小不发生变化,此后随转盘一起运动(无相对滑动)到C处被取走装箱。已知A、B两处的距离L=10m,传送带的传输速度=2.0m/s,物品在转盘上与轴O的距离R=4.0m,物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5。取g=10m/s2。
1.求物品从A处运动到B处的时间t;
2.若物品在转盘上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物品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
在“描绘标有‘9V,5W’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要求测量从0V到9.0V的电压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1Ω)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0.3Ω)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3kΩ) D.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10k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
G.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忽略) H.电键、导线若干
1.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和有效性,应选择的器材为(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电流表 ▲ ;电压表 ▲ ;滑动变阻器 ▲ 。
2.下列给出的测量电路中,最合理的是 ▲ 。
3.某同学已连接好的部分电路如下,其中两个不当之处是① ▲ ② ▲
4.某同学用正确的方法分别测得两只灯泡L1和L2 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Ⅰ和Ⅱ所示。然后又将灯泡L1、L2分别与电池组连成如图所示电路。测得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0.30A和0.60A,则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 V,内阻为 ▲ Ω(数值取到小数点下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