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a)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
①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一小木片的原因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②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b)所示,A为运动的起点,各计数点间距分别记为AB、BC、CD和DE,用天平测得A、B两车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需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
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一小木片是为了平衡摩擦力;碰撞之后共同匀速运动的速度小于碰撞之前A独自运动的速度,确定BC应在碰撞之前,DE应在碰撞之后,在匀速运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所以BC应为碰撞之前匀速运动阶段,DE应为碰撞之后匀速运动阶段.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些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等于匀速运动的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速度.P=mv=m 【解析】 (1)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一小木片是为了平衡摩擦力,让重力沿斜面的分量平衡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2)由于碰撞之后共同匀速运动的速度小于碰撞之前A独自运动的速度,故AC应在碰撞之前,DE应在碰撞之后. 推动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小车有个加速过程,在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故BC段为匀速运动的阶段,故选BC计算碰前的速度; 碰撞过程是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而A和B碰后的共同运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位移,故应选DE段来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 碰前系统的动量即A的动量,则P1=mAvA=mA 碰后的总动量P2=(mA+mB)v共=(mA+mB) 所以则需验证的表达式为:mA=(mA+mB) 即mA•BC=(mA+mB)•DE 故答案为(1)平衡摩擦力;(2)mA•BC=(mA+mB)•D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黑体辐射的规律不能用经典电磁学理论来解释,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认为能量是由一份一份不可分割最小能量值组成,每一份称为能量子ε=hν.
1905年爱因斯坦从此得到启发,提出了光子说并成功解释了光电现象中有关极限频率、最大初动能等规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请写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______
1913年玻尔又受以上两位科学家的启发,把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结构中,假设了电子轨道及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并假定了能级跃迁时的频率条件,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请写出电子从高能定态(能量记为Em)跃迁至低能态(能量记为En)时的频率条件方程:______
查看答案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
A.一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能发生光电效应,若仅使入射光的强度减弱,那么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变小
B.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
C.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D.放射性同位素Th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Rn86,其衰变示意方程为manfen5.com 满分网,其中x=3,y=1
E.原子核的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的,与其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方格坐标纸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他在直线OA适当位置先后竖直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如图放上玻璃砖(如粗黑线所示),然后插上P3、P4大头针.
①其中他确定P3大头针位置的方法应当是:______
②若该同学实验操作规范准确,其记录的情况如图所示.该同学还用圆规做了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与玻璃砖相同的半圆(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这位同学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一列火车以接近光的速度从我们身边飞驶而过,根据相对论的时空观可以判断:地面上的人感到车厢的形状将______,车厢里的人感到地面上的一切物理、化学及生命过程将______
查看答案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
A.作简谐运动的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都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
B.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峰上的质点运动到相邻的波峰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C.一束光由介质斜射向空气,界面上可能只发生反射现象而没有折射现象
D.水面油膜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这说明了光是一种波
E.在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在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