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置一个质量m...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μ=0.4,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8N,铁块在长L=6m的木板上滑动.取g=10m/s2.求:

满分5 manfen5.com

(1)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

(2)在铁块到达木板左端的过程中,恒力F对铁块所做的功.

 

(1)经过2s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 (2)在铁块到达木板左端的过程中,恒力F对铁块所做的功是64J.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要分别求得两物体的加速度,则由位移公式可求得两物体位移的表达式,由两位移间的关系可求得时间; (2)求得铁块的位移,由功的公式可求得恒力所做的功; 【解析】 (1)铁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f=μmg=4N 铁块的加速度a1=; 木板的加速度a2=m/s2; 铁块滑到木板左端的时间为t,则a1t2﹣a2t2=L 代入数据解得:t=2s (2)铁块位移s1=a1t2=×4×22=8m 恒力F做的功W=Fs1=8×8J=64J 答:(1)经过2s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 (2)在铁块到达木板左端的过程中,恒力F对铁块所做的功是64J. 【点评】本题要注意正确区分两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注意力、质量等物理量的同一性,不能将其他物体受力强加在某一物体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如图1):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满分5 manfen5.com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钩码的质量应      (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小车的质量;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或钩码质量)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某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所得的a﹣F图象为图2中的     

(4)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以后,又在轨迹上取出a、b、c、d四个点(轨迹已擦去)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L=2.5cm.g取10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水平位移,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2)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甲、乙两滑块(视为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AB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立即弹开,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可能相等

B.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C.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相等

D.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固定半球形的碗的球心为O点,最低点为B点.在碗的边缘向着球心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抛出点及O、B点在同一个竖直面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打在B点左侧内壁上

B.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打在B点

C.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打在B点右侧内壁上

D.小球不能垂直打在碗内任何一个位置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斜面放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块A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与物块B连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施加一水平力F使B缓慢地运动,使绳子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在此过程中(  )

满分5 manfen5.com

A.斜面对物块A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B.绳对滑轮的作用力不变

C.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D.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