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1)第二步中必须记录的是( ) A.两细绳的长度和两细绳的方向 B.橡皮条伸长...

1)第二步中必须记录的是(      )

A.两细绳的长度和两细绳的方向

B.橡皮条伸长的长度和两细绳的方向

C.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橡皮条伸长的长度

D.两细绳套的方向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图乙是该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乙中的   是力F1F2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力F1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   。(选填不会

3)下面列出的措施中,哪些是有利于改进本节实验以减小误差的(      )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到O点时拉力适当小些

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平行贴近木板面

D.拉橡皮条的绳要细,而且要稍长一些

 

(1)D;(2)①F,F';②不会;(3)CD。 【解析】试题分析:(1)力的合成与分解要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必须要知道力的大小和方向,才能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故A、B、C错误,D正确。 (2)①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算出的值,而实际值是单独一个力拉O点的时的值,故F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F′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②细绳换成橡皮筋后橡皮筋本身的张力还是会把实验用的橡皮筋拉到O点作用效果不变,所以绳子和橡皮筋张力一样,实验结果不会发生变化。 (3)拉力“适当”大些能减小误差,故A错误;两个分力F1和F2间的夹角要适当太大或太小,都会使作图误差变大,故B错误;橡皮条等贴近木板,目的是使拉线水平,绳细且稍长便于确定力的方向,都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故C、D正确。 考点: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1)打点计时器是中学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实验器材,常见的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

B.它们都是使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

C.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D.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g,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段纸带,他每两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测得AB=765cmBC=917cm。则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  m/s,测得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 m/s2,它比真实值偏   (选填)。(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斜面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挡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

A. 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B. 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C. 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D. 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

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8N、3 N,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任意变化,若用一个力来替代,则可用     

A3 N        B8 N        C10 N        D15 N

 

查看答案

A. 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6s

B. 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向后运动

C.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

D. 4s后甲在乙前面

 

查看答案

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A一定小于G         BFA与FB大小相等

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    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