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歧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歧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见之欤?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之                    宗: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趣

C.方山子见之欤                    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

2.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隐”两个字来归纳,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特点的一组是(        )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3.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方山子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

B  方山子出身贫寒,但凭自己的能力,受到时人尊崇,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弃之不取,宁可居山野,自得其乐。

C  作者记起十九年前的方山子,正当年少血气方刚,一身侠气,如今已是晚年,

失去了旧时的威武豪放之气,成为山中淡泊的异人。

D  作者贬居黄州,与方山子不期而遇,当方山子了解到作者“所以至此”,不答而笑,接着作者写方山子的家境,以及其家人的“自得之意”,突出了方山子甘愿隐逸贫贱的品格。

 

 

 

1.D(驰名) 2.A(②⑥表现其“隐”的特点) 3.D(A“自幼苦读”不合文意  B“出身贫寒”不合文意  C“失去了旧时的威武豪放之气”不合文意) 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歧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歧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3题。

《橘颂》创作时期考

人教社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第三册中选录的《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最早的作品,如诗中有“年岁虽少”句;有的以诗中整体意象表达为远大志向为据,认为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有的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橘生淮南而为枳”的说法);有的则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还有的认为该作品是诗人遭谗被疏、闲赋郢都时期作,或是早于晚年自沉之前所作。而曹大中先生则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作者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显然又把它当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

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义的认识上,缺乏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礼仪·士冠礼》之祝辞中找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的结论。……

赵先生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中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橘颂》尽管有这样的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士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励。何况《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从其诗句的涵义并联系屈原全部辞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而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一生志行的总结、肯定和自勉。

1.对《橘颂》创作时间众说纷坛,第一段提到了些原因,下列各项中不成为原因的一项是(     )

A.屈原距今时代久远,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可靠的史料太少。

B.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对此认识就很模糊。

C.有的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有的以为作于顷襄王晚期,还有的人认为是屈原绝笔。

D.至今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或有认识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                       的地方。

2.本文作者对赵逵夫的观点提出异议,最重要的一点依据是(    )

A.屈原写《橘颂》借鉴《士冠辞》,未必在行冠礼之后。

B.《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

C.从《橘颂》及屈原其它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来看,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

D.屈原完全可以在晚年回顾生平、总结志行。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橘颂》的创作时间,作者的结论与曹大中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B.引用王逸的观点是为了说明其对后世贡献之大。

C.作者虽不同意赵逵夫的结论,但承认《橘颂》确实受了《士冠辞》的影响。

D.赵逵夫寻找外证的研究方法是应该肯定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飞(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汝之纯明宜其家(完成)

B.且益坚(贫穷)                     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果真)…

C.宇文新州之范(美好)               千里者,三月聚粮(往)

D.夫水,智者(高兴)也                 吾实为之,其又何(担心,忧愁)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小知不及大知

B.远具时羞之奠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C.所赖君子见机                    此小大之辩也

D.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嗽涤      形单影只      萍水相逢         杯盘狼藉

B.请缨      门衰祚薄      食不裹腹         旌旗敝空

C.寂寥      如泣如诉      月明星稀         日薄西山

D.希翼      青云之志      罪不及孥         横槊赋诗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险(xìn)    拔(zhuó)    负土(lěi)石       (píng)虚御风

B.(qiǎo)然   盛(yàn)     不(xǐng)所怙      一叶(piān)舟

C.枕(jiè)    捧(què)     躬逢胜(jiàn)      意兴(chuán)飞

D.(xīn)泽    贬(zhé)     (shī)酒临江       (qióng)茕孑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