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曾被寄予厚望的“山寨春晚”在遭...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曾被寄予厚望的“山寨春晚”在遭遇资金缺口、合作媒体退出等问题而无声谢幕后,创办人称将引入商业化模式继续筹办,网友们认为这不是“梦”,而是倚马可待

B.在严打斗争中,公安干警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C.比赛开始了,远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

D.2月28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在会见日本外相时就钓鱼岛主权问题全面阐述了中方的严正立场,要求日方谨言慎行,避免事态扩大化。

 

 D(谨言慎行:严谨其言论,审慎其行为。谨、慎:小心,慎重。指言语行动小心谨慎。A项“倚马可待”指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旁人可等着完稿,喻才思敏捷; B项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C项:陈力就列:能贡献才力,担任相应的官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喟(kuì)然长叹          举一返三    荷(hè) 枪实弹           祸起萧墙  

B.屏(pínɡ)气凝神         发奋忘食    箪食(sì)瓢饮          循循善诱

C畏葸(xĭ)不前             礼崩乐坏     斐(fěi)然成章        文质彬彬  

D.色厉内荏(rěn)          耰而不辍    曲躬(gōng)枕之    杀身成仁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前,荒郊野外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以“鱼与鱼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 准确理解材料含义; ② 800字以上; ③ 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面一则应用文在格式、内容方面存在多处不当的地方,请选出四处并加以改正。

招领启示①

各位同学②:

    你们好!③

本人昨天傍晚在校学生食堂内拾到一只钱包④,内有现金三百元(三张百元钞票)⑤。失主一定心急如焚⑥,请失主速来26栋603室咨询⑦。

                                               高二(8)班  张明⑧

                                                2010年4月10日⑨

 

查看答案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翻译界公认为对翻译的基本要求。“信”,就是要使译文准确无误,忠于原文;“达”,就是译文要通顺畅达,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雅”,就是译文要优美自然,尽量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请你从为人处世的角度对“信、达、雅”作出自己的诠释,答案要求语言连贯,语意完整,不超过50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

    ①我此来绍兴,是拜谒青藤书屋,凭吊饱受世间苦难的明代文学艺术大师徐渭的。

    ②走进书屋大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冷清的园子。园子尽头是一间后人重建的前后两室的老式瓦房。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和徐渭画像。

    ③眼前的书屋与徐渭自己所画的“青藤书屋图”已大相径庭。徐渭的画上,是几间排列不规则的草屋,正如他在画上所题,“几间东倒西歪屋”。而据他题词的下句“一个南腔北调人”来推断,徐渭的晚年直至去世都是在那几间草屋中度过的。尽管书屋为后人重建,但确是在青藤书屋的故址上,这是毋须怀疑的。书屋旁的小天井里,那十尺见方、徐渭所称“天池”的小水池还在,天池正中竖有一方形石柱,上刻“砥柱中流”四字,也是徐渭手笔。靠墙,青砖砌成的花坛上,那一棵郁郁葱葱的青藤虽为后人补植,但在那同样的位置,徐渭手植的一棵青藤也确实蓊郁过。倔强孤傲长于顽石之中而终年葱绿的青藤,正是徐渭的精神象征,无怪乎他以“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了。

    ④我在这徐渭狂啸过、痛哭过的青藤书屋里久久地低徊默想,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这位旷世奇才,诗文书画俱佳的艺术大家,并非恃才傲物的狂狷之士,仅从他的《镜湖竹枝词》即可看出,他是热爱世俗生活的啊!可世俗生活却怎么也容不下他。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他刚刚成年时就给他预设了种种打击,直到他去世。

    ⑤徐渭少年时便才华显露,可却连续八次乡试未中。他当过幕宾,参加过抗倭斗争并立了功,参加过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曾六次坐牢。他一生穷困潦倒,晚年靠卖书画度日。为了生存,数千卷心爱的藏书也变卖一空,最后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⑥这便是天才的命运吗?

    ⑦我想,设若命运改变一下徐渭的品格,他的人生又将是怎样一种境况呢?假如他不那么张扬个性,以他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会一路顺利,那也就成了几品大员,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少得了吗?即使科举不中,随和一些,隐忍一些,找关系,托门子,拿自己的作品当礼送,在哪家权贵门下做个清客,总是可能的吧,也可衣食无忧,免遭冻馁啊!

    ⑧当我踱进展室,看见《黄甲图》和《墨葡萄图》时,立即否定了自己荒唐的设想。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乃是一个天才画家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正是这种宣泄,构成了他艺术的精魂。他是那样的孤高,那样的自信,那样的卓尔不群,那样的反叛正统。要这样的艺术天才、反传统的斗士去迎合世风、摧眉折腰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他真的放弃坚守,出卖自己,他还能作这水墨淋漓、恣肆放纵的画吗?还会有强心铁骨、才横笔豪的书法吗?还会有血气奔涌悲声如诉的诗文吗?不,不会有了。那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称道的徐渭了。往深里想,命运也是公正的。在他那神秘之手的一再敲打下,徐渭落魄、困顿、遭受诟辱,在贫病中死去;但同是这敲打,又造就了徐渭独特的、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品格。

    ⑨命运之手敲打过古人,也敲打着今人。我本是来凭吊徐渭的,本以为能在凭吊之后走笔行文,痛斥龌龊的世俗,给徐渭以真挚的悲悯,不想倒是徐渭先生悲悯了我。尽管我未遭冻馁,但我有属于我自己的哪怕一小片精神领地吗?有徐渭那种“深山无人收,颗颗明珠走”的坚信自己是明珠的自信吗?

    ⑩我站在书屋前,久久地、久久地凝视着眼前的青藤。这株在人们心目中存活了400多年的青藤啊。时间的推移,只会使它愈益葱茏。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的历史中了

1.请具体说说,作者感到“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的原因是什么?(4分)

 

2.(1)第⑦段中作者假设了徐渭品格改变后可能出现的人生境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觉得“是徐渭先生悲悯了我”?(3分)

 

3.文章以“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的历史中了”一句做结,有什么作用?(5分)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6分)

A. 青藤书屋的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徐渭的晚年就是在绍兴的这几间老式瓦屋中度过的。

B. 作者写到书屋旁的“天池”及出自徐渭手笔的“砥柱中流”四字,证明了此地的确是青藤书屋的旧址,也透露着徐渭的志趣。

C. 徐渭曾在靠墙的花坛处亲手种过一株青藤,并将“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青藤倔强孤傲、终年葱绿,正是他精神的象征。

D. 徐渭曾经参加过抗倭斗争和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正因为有过这样的斗争经历,他的作品才会具有强心铁骨,才会才横笔豪。

E. 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是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是命运的敲打,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品格,所以作者说“命运也是公正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