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结构一...

 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结构一致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白居易说:“生活是‘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辛弃疾说:“生活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野性的林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当我们进入林中,瞧着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又使人堕入了朦胧的神秘之感里。

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

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会于一种精神。”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它的铁画银钩倔强而刚劲。没有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的滋生。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地茁壮和成长。你瞧那每一棵树木都挺拔而昂扬,没有丝毫悠游的逸致,也没有一点儿踌躇犹豫的迹象。它们只是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朝着晴空,朝着雨露,朝着阳光。看得出来,在这横七竖八的密林里,它们的生长并不容易,在青春时显然是十分艰苦的,彼此间曾经出现过力的较量和搏斗。看那桢楠合抱着铁榈,高山榕的气根绞勒着另一株大树,它们成长起来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几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达数十米,仰着头还看不到它的尖顶;它们的根长成板块,一块一块的深深地陷入地里,仿佛是艘万吨巨轮的舵,支撑着这巨蘖固如磐石。于是,我从这些勃勃的生机中好像听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地刻画力的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它毫不做作,既没有病态,也没有畸形。它是这样浑厚、丰满而斑斓。因为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种属、质地和品性。被称为活化石的几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树蕨和铁榈依然健在,仅仅二万余亩的林区便有千种以上的乔木和草木,难道这还不够浑厚和丰满!绿楠干细似杖,乌柏蕨茎粗如椽,黄铜高可擎天,铺地蜈蚣低与脚齐,高山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猕猴桃有方有圆,难道这还不够斑斓奇丽?然而这千姿百态都富于原始的健美,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风,隆冬的霜都为它们淡抹浓妆,使守林人觉得春色新,促人振奋;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欢欣;冬色凝,使人坚定。他们也像森林里的树一样,爱上了这块土地,蒂固根深。

我们愈往里去,只觉得绿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气息愈浓,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我们可以从清脆的鸟声里听出画眉、白鹤、原鸡这些山野的精灵们对森林的热爱;从错乱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黄狼、马猴、野鸡,以至蟒蛇,这些丛林的壮士们依恋故土的深情。待我们到达森林的中心,越过淙淙的流泉,树丛尖端的奇景便展现在我们的头顶。在那万木之巅,各种吊兰如盆景低垂,似繁花四散,奇花异草在树尖儿争妍斗丽,组成了一个奇异的空中花园。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异卉缤纷,我们竟可以从这儿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态的风光,使我们的美感向着智慧的高度上升。

终于,我从力和美之中看到了希望。它们并不平庸,也毫不温驯;虽貌似粗鲁、莽撞,但却充满活力。野性难道不就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吗?在这儿,随处都可以找到这可贵品质的特性。瞧,所有的树木都坚信自己有立于众树之林的能力,它们从来也没有片刻放弃对光和热执著的追求.那先锋树种乘风飞来,落地生根。不论岁月多么漫长,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绵绵不绝。

野性的林让我们获得了力的启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虽然奔走竞日,却只感到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

1.在作者看来,这原始森林“富于野性”,其“野性”的含义有哪些?(4分)

 

 

2.文章的题目是“野性的林”,作者在第六段却不惜用大量笔墨来写鸟兽花草,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3.“野性的林”给予我们心灵的震撼,作者说,他在“力和美”中看到了希望。你认为他看到了怎样的希望,请结合现实分析。

 

 

 

查看答案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1.作者认为“长城也非常伟大”,因为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文字作答);文中加点的"味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中划线句子说都江堰“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后文中哪些地方具体阐释了它的“造福千年”?(请分条作答) (4分)

 

 

查看答案

 

(一)欣赏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3分)

                树      艾  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立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他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对这首诗的赏析,有以下四个选项,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全诗写出了树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B.前四行诗写出了一种景象,这景象是实实在在的。

C.后四行诗写树的地下景观,暗含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

D.诗人以树作为象征,把深厚的社会内容涵盖其中

 

 

查看答案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①简述“水淹七军”的经过。

 

 

②“当同样的一只小鞋重新找到/母亲就会伸出双臂讲你拥抱”,这是书写在一张羊皮纸上的谶语。请简述与它相关的故事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广场上,穷诗人帮助爱斯美拉达上演小山羊认字的节目,小山羊在一堆拉丁字母中,叼出太阳弗比斯的名字。这时弗比斯正在广场旁边的王宫中向王后和她的女儿献媚取宠,他看到这一切,就来到广场上赶走了爱斯美拉达。

B.甘果瓦误入乞丐小偷们聚居的圣迹区。按照圣迹区的法律,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跟绞索配对,要么跟王国中的女人攀亲。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爱斯美拉达宣布愿意做他的“妻子”,婚期4年。

C.《三国演义》第36回元直走马荐诸葛,徐庶为刘备所用,曹操闻知徐庶之才,遂囚禁徐庶老母,胁迫徐庶,徐庶为人至孝,离开刘备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

D.第七十五回吕蒙用陆逊之计麻痹关羽,使关羽撤去大半荆州之兵。吕蒙让会水的士兵皆穿白衣扮作读书人,麻痹守江军士,占领沿江墩台,成功袭取荆州,使关羽败走麦城。这就是著名的“白衣渡江”。

E.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曹操南下,大败刘备。刘备带了几万民众逃走。赵云失了刘备老小,在乱军中寻觅,先救了甘夫人,又杀入重围孤身寻觅,后在土墙下寻得糜夫人和阿斗,并冲开血路将他们救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