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

 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

“草根文化”的特性:①            ②            ③            ④         

 

 ①社会性;② 平民性;③动态性(或可变性);④两面性(答“非主流性”亦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要求:①符合人物的经历。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25字(4分)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当宝玉洞房花烛时,林黛玉在病榻上焚烧诗稿,把爱情变成一缕青烟;当李甲背信弃义时,      ;当张生挥鞭远去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目送   

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选自龙应台散文集《目送》,三联书店2010年4月版)

1.“目送”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2.本文语言富有感染力,请以末段为例,试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简要赏析。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2)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

 

 

4.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

 

 

 

查看答案

 (1)“眼泪”常常在古诗中出现,在柳永《雨霖铃》中“  ①  ,竟无语凝噎”,是情人的眼泪,在王实甫《长亭送别》中“  ②  ?总是离人泪”,是离人的眼泪,在李商隐《锦瑟》中“  ③  ,蓝田日暖玉生烟”,是鲛人的眼泪;在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  ④  ”,是英雄的眼泪。

   (2)王士祯论宋词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这“易安”就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作者  ⑤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被恩格斯誉为“现实主义大师”,他创作的《  ⑥  》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宋〗魏野

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

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

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

岂同闲燕雀,唯解占雕梁。

   (1)请以一种动物的名称作为这首诗的标题,并简要分析这种动物的主要特点。

 

 

 

 

 

   (2)这首诗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诗人在本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钜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选自《元丰类稿》,略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挘稳首诰坝映跄曛薪康冢跄二年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七年

知越州。④僦:雇用。③绥辑:安顿。④灾沴(lì):灾害。

赵清献公神道碑

〖宋〗苏轼

吴越大饥,民死者过半。公尽所以救荒之术,发廪劝分,而以家资先之,民乐从焉。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得葬。故越人虽饥而不怨。既而朝廷议,欲筑其城。公曰:“民未可劳也。”罢之。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许,请之不已。元丰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时年七十二矣。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东南高士多从之游。七年八月癸丑薨,讣闻,天子辍视朝一日,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

(选自《苏东坡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事,岁廪穷人                   故事:按照旧例

B.忧其众相也                     蹂:践踏

C.虽死,得无失埋                 敛:收敛

D.公尽所以救荒之术                 所以:用来

2.赵抃“仁足以示天下”,“法足以传后。”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现“其仁”“其法”的一组是                              (    )

    A.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

    B.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C.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发廪劝分,而以家资先之

    D.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得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抃有先见之明,他预料到旱灾将引起饥荒,因此在九月份就未雨绸缪,调查统计受灾情况。

    B.正是由于赵抃无私无畏、鞠躬尽瘁,赵州灾民才得以“免于转死”。越州救灾充分展现了赵抃一心为民的“父母官”形象。

    C.旱灾与瘟疫接踵而至,赵公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丝毫没有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力亲为。

    D.赵公请求告老还乡,皇上不替应。七十七岁死在任上,皇上悲痛得一天没有上朝,后来追封他为太子少师,谥号叫“清献”。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

 

 

   (2)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

 

 

   (3)既而朝廷议,欲筑其城。公曰:“民未可劳也。”罢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