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以下4题。
半坡的声音
肖建新
①没有一种声音,是这样的质朴,缓慢,又伞骨般质地铮铮,带着一种沉淀的、原始的泥味,将一个古老文明最初的口音,从几千年深埋的黄土中缓缓传出。一铲下去,那就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长度。当几千年纵深的黄土一层一层剥落时,一个似曾熟悉的面孔从苍老的尘泥中浮出,所有的黄土在那个瞬间变得高深莫测,仿佛脚下的每一寸黄土都是黄金般珍贵。
②1958年的半坡,随着一声惊呼,位于西安东郊的这片土地,从此不再是一片寂静之地,不再是人们脚下常常踩踏的荒凉之所。任何一片遗落的陶片,都可能带着几千年苍老的印记。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半坡的激动和兴奋不分青红皂白,不分白天黑夜,不分男女老少,那是相隔六千年的一次亲人相认。一位懒得梳洗的“祖母”抬起六千年弓着的腰身,泥土般的笑容,花白的苍发,手持陶罐汲水的姿势,这一切,像种子一样,撒在人类黄泥一般古朴的心灵里。
③几十年之后,我走近半坡遗址时,小时候认为在一面不高的黄土坡上,坡下有一条浅浅的小溪,小溪里有一些小小鱼儿的半坡已经很远。一面坡创造了的岁月,可以抵过任何一个盛大的王朝。
④在半坡,散落在泥土深处的历史部件被一一打捞上来,晾晒在阴冷的展台上。我所看到的任何一件物品,都蕴含了众多岁月的秘密。比如说,一把石镰,在它进入黄土之前,肯定在世间挥动了几百次,几千次,甚至更多。它从一块粗糙的石头开始,经历了视觉和力量上的粗细不等的抚摸,挑选,打磨,定型,再系上木柄,变成一把粗砺的工具,人们又用它去收割,砍伐,直到木柄断裂,或石质破损而坠于泥土,直至无数年后成为展台上一件苍凉的岁月的物证。这其实是一段漫长而难以知晓的历史,究竟有多少人用过它,用过多少次,砍过多少植物,杀死过多少动物,握它的手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纹理,这都是一些永远也无人知道的秘密。再比如骨器。如果说用较大动物的骨头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尚有可能,而要制作骨针、骨锥又是何等之难。骨头是有硬度的,可骨头的硬度是无法穿越许多事物坚硬的质地。实质上,一枚骨针却小心翼翼地穿越了岁月所布下的消亡的密道,它身上所汇聚的智慧,是远远大于那些巨型工具的。
⑤历史一件件从我的眼前闪过。那是六千年前的风雨,在扫荡、冲刷着树林,草地,简陋的房舍。那些雨中赤裸着身体的人们,奋力地扛着一根根木柱,一块块巨石;他们追猎着一个个和他们一样狡捷的猎物,黄土一样的肌肉青铜般闪烁。食物的香气总是在黄昏来临的时候,从圆形的屋顶袅袅升起,孩子们的欢笑声像风一样飘荡在半坡的上空。最让我感到亲切的是那些陶盂,陶碗,陶盘,能耐高温、传热均匀、具有热胀冷缩功能的夹砂陶;还有细颈壶,尖底瓶;还有网纹盆,鱼纹盆,鹿纹盆,人面鱼纹盆等。这些东西仿佛在一位祖母古老的手掌上波动,在岁月苍老的瞬间闪烁。在这些器具上,刻有22种符号,也把我带进了半坡人所创造的神秘的思维空间中。我仿佛看见了他们低头沉思的姿势,他们在盲然中摸索着一根根草绳,黑暗中努力地破解着生命的秘密。
⑥半坡遗址内,有户县的现代农民画,它们像春天一样点缀着古老的半坡。它们对于半坡有另一种意味,那些古老的种子得到了有力的传动,生命有了质的传承。另一个得到传承的是制陶作坊。沿着阶梯式房子的逐渐深入,那种细腻而匀称的泥香扑面而来,没有任何门、墙,整个作坊敞开了心房,柜架上、桌子上是琳琅满目的工艺陶器,一个茶杯大小的深褐色的埙(xūn)正在一个年轻女子的手掌上精雕细刻着,八个孔一一张开,仿佛从古老历史中张开的八只眼睛。我原以为埙一定出自于一位老者之手,因为它的音色是那样的低垂,凄迷,而一个年轻女子怎能将它拨弄得如此沉溺。女子试了试音,我吃了一惊,那一声仿佛就是从遗址的某一处地下洞穴的通道里吟吟而来。而此时,作坊里的音乐轻轻响起仿佛水面上荡起了细细的波纹,继而迷漫到作坊的每一个空间,连那女子手里的埙也塞得满满的:
一条寂静的长河轻轻地涌出久远的记忆……
⑦音乐一下子将我繁杂的情感化成了缓缓的流水,一点一点注入到半坡的泥土里,又把作坊里说不清的感动一点一滴地沉在身体的某处。这时,我突然听到了一种低沉的声音,仿佛一位老人在暗处说话,我急忙转过身,大厅里空空荡荡,我才意识到自从走进半坡,那个声音一直藏在我的心底,并产生出一些绕人心肺的回响。
(节选自2007年第6期《青岛文学》,有删改)
1.第②段画线文字叙写人们和相隔六千年的亲人相认的情景,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5分)
答:
2.文章以“声音”开头,又以“声音”结尾,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6分)
答:
3.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简析这段文字在表达主旨上的作用。
答:
4.第⑥段写半坡遗址内户县的现代农民画和年轻女子的制陶艺术。请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答: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靡有朝矣。(《氓》)
(2)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3)仰不愧于天, 。(《孟子·尽心上》)
(4) ,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5)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7) ,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8)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曰:“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世祖悦。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对曰:“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冬十月,召许衡至,传旨令衡入省议事,衡以疾辞,安童即亲候其馆,与语良久,既还,念之不释者累日。八年,陕西省臣建言,比因饥馑,盗贼滋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敕中书详议,安童奏曰:“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从之。十二年,诏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从太子北平王出镇极边,在边十年。二十一年,从王归,待罪阙下,帝即召见慰劳之,顿首谢曰:“臣奉使无状,有累圣德。”遂留寝殿,语至四鼓乃出。二十三年,中书奏拟漕司诸官姓名,帝曰:“如平章、右丞等,朕当亲择,余皆卿等职也。”安童奏曰:“比闻圣意欲倚近侍为耳目,臣猥承任使,若所行非法,从其举奏,罪之轻重,惟陛下裁处。今近臣乃伺隙援引非类,曰某居某官、某居某职,以所署奏目付中书施行。臣谓铨选之法,自有定制,其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帝曰:“卿言是也。今后若此者勿行,其妄奏者,即入言之。”三十年,以疾薨于京师乐安里第。
(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三》,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安童虽幼,公辅器也 器:人才
B.诏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 行:施行
C.比因饥馑,盗贼滋横 比:近来
D.臣以年少,谬膺重任 以:因为
2.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安童富有政治才干的一组是(3分) ( )
①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
②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
③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
④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
⑤遂留寝殿,语至四鼓乃出
⑥臣谓铨选之法,自有定制,其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不行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安童自小做官,地位很高。他喜欢和老成持重的人交谈,而从不亲近一个年轻人,有些见解就连皇上也感到惊奇,很受皇上器重。
B.安童被授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他却推辞说,江南未定,自己年少就担当重任,恐怕天下会有轻视朝廷之心。皇帝对此很感动。
C.在选任官员一事上,安童建议皇上要防止侍臣不按制度办事,随意引荐坏人。皇上赞同他的意见,并要他举报随便诬陷上奏的人。
D.安童不仅富有政治才干,对皇帝忠心耿耿,且立身行事注重轻重缓急,有时奏对十分委婉,曲尽其意,表现出了一种过人的智慧。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
(2)顿首谢曰:“臣奉使无状,有累圣德。”遂留寝殿,语至四鼓乃出。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1~3小题。
“功利的写作”所注重的,是外在的效果,即外界的需要。这当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写作的时效性,使之大致不落空。并且,外在的效果又能呼应内里的写作心态,刺激起进一步努力的欲望。所以,这种写作是较能引出实际的成果来的。但反过来,它也能限制你进一步获得成果。比如,你是研究明史的,一旦成了明史专家,当你的研究告一段落,或学术兴趣业已转移,你却常常不得不屈从于外界的需要和压力,继续负着你这专家的头衔在老路上走下去。所以,“功利的写作”往往能使人“尽责”或“尽职”,却很难使人“尽才”。
相反,“趣味的写作”所注重的是作者自己内心的释放,是自己的兴味和意趣。他不必照顾太多的外在的命令,而只顺从自己内心的命令。这样,他写作就往往是“乘兴而起,败兴而止”,有时不会引人注目,有时又难免半途而废,但他始终不会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他工作起来总是兴致勃勃的。一旦出了成果,成了哪一门的专家,他的学术方向或写作方式仍随时可有变化,不受外力约束。在这种时候,他反倒能够做出多种多样的成绩来,也能够尽情地发挥他多方面的才华。所以,只有“趣味的写作”才可能是真正使人“尽才”的。
趣味并不是一种平静不变的东西,它是活着的,是不停流动的,它在人身上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它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变化,不可重复,不可在同一个平面上含糊度日,不然,这趣味很快就会变得“没趣”极了。由于这一规律的指引,所以凡注重趣味者,随着岁月的推移,他们的目光就日益尖锐和深刻,他们所注意的事物也就愈艰深不凡了。其实,人对于音乐、美术、书法等等的兴趣,无不是如此的。最初的兴趣很可能只在浅层次上,只喜欢那些甜腻流俗的作品,但只要这种兴趣长久地存在着,它就必然有所发展,渐渐地,兴趣就会向深处转化,天长日久,很可能就成了一个能欣赏高层次作品的专家。
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过去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作家或诗人,到中年以后,竟会不约而同地沉入到一些较为遥远而艰深的学术课题中去,并且常有人是沉入到“国学”中去了。
(摘编自刘绪源《漫说趣味》)
1.下列关于“功利的写作”和“趣味的写作”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功利的写作”注重外界的需要,“趣味的写作”注重作者自己内心的释放。
B.“功利的写作”时效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保证,“趣味的写作”有时保证不了时效性。
C.“功利的写作”通常较能引出实际的成果来,“趣味的写作”往往半途而废。
D.“功利的写作”往往能使人“尽职”,“趣味的写作”能使人发挥多方面才华。
2.下列对“趣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趣味并不是一种平静不变的东西,它是活着的,不停地流动的,它的存在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
B.趣味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一些变化,如果它一直停留在同一个平面上,就会变得“没趣”。
C.趣味对人具有引导作用,引导人们关注艰深的事物,凡注重趣味者,他们的目光会日益尖锐和深刻。
D.趣味有深浅之分,浅层次的和深层次的会互相转化,最初的兴趣很可能是浅层次的,最终会向深处转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功利的写作”常常会限制作家进一步获得成果,因为即使他们的兴趣发生了转移,却又不得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为“需要”而写作。
B.注重“趣味写作”的作者,始终不会去做不感兴趣的事,他们的写作方式随时可有变化,不受外力约束,因而能做出多种多样的成绩来。
C.有的作家或诗人,中年后会沉入到某些学术课题中去,是因为这些作家或诗人的目光日益尖锐和深刻,他们所注意的事物也愈益艰深不凡。
D.只有“趣味的写作”才可能真正使作家或诗人“尽责”、“尽职”和“尽才”,也才能尽情地展示和发挥作家或诗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商品要包装,演员要包装,企业要包装……无论什么不装饰一下美化一下就上不了档次;可也有人说,东西还是自然的好,人还是质朴的好,买东西、找朋友、做事、做人,本色最珍贵最难得。
你对“本色和包装”又有什么认识、感悟?有过什么相关的经历吗?请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般人都比较容易接受赞扬的话,不太容易接受批评。遇到批评时,可以用委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帮助对方克服弱点。试运用婉言表意法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不超过70个字。
李强同学上课时经常在下面看课外书,影响了学习成绩。刘老师去家访,想要告诫学生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刘老师说: 李强爸爸听了很高兴。刘老师又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