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5月5日刚刚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合理 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 困难群体,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A.配置 逐渐 扶持 B.配备 逐渐 扶植
C.配备 逐步 扶植 D.配置 逐步 扶持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安份(fèn) 暴躁(zào) 流水账 捕(bǔ)风捉影
B.莅(lì)临 偌(nuò)大 贴标签 独辟蹊(xī)径
C.箴(zhēn)言 笑靥(yè) 购物券 呱(gū)呱坠地
D.剽(piāo)悍 毗(pí)邻 白炽灯 呀呀(yā) 学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5题。
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
这在我是很应该感谢,也是很觉得欣幸的事,就是:我的一篇短小的作品,仗着深通中国文学的王希礼(BA.Vassiliev)先生的翻译,竟得展开在俄国读者的面前了。我虽然已经试做,但终于自己还不能很有把握,我是否真能够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别人我不得而知,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这就是我们古代的聪明人,即所谓圣贤,将人们分为十等,说是高下各不相同。其名目现在虽然不用了,但那鬼魂却依然存在,并且,变本加厉,连一个人的身体也有了等差,使手对于足也不免视为下等的异类。造化生人,已经非常巧妙,使一个人不会感到别人的肉体上的痛苦了,我们的圣人和圣人之徒却又补了造化之缺,并且使人们不再会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
我们的古人又造出了一种难到可怕的一块一块的文字;但我还并不十分怨恨,因为我觉得他们倒并不是故意的。然而,许多人却不能借此说话了,加以古训所筑成的高墙,更使他们连想也不敢想。现在我们所能听到的不过是几个圣人之徒的意见和道理,为了他们自己;至于百姓,却就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
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中国实在算一件难事,因为,已经说过,我们究竟还是未经革新的古国的人民,所以也还是各不相通,并且连自己的手也几乎不懂自己的足。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在将来,围在高墙里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入,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
一九二五年五月六日,于北京,鲁迅。
1.鲁迅为什么说“自己还不能很有把握”“真能够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请简要加以概括。
答:
2.从序文中看,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主要动机是什么?(6分)
答:
简答题(10分)
(1)苏轼有句云:“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即将开始的是哪一场战争?请简述战争的前后经过。
答:
(2)下面这段自白是《哈姆雷特》中哪位人物所说?他为什么要忏悔 ?(5分)
我的王冠,我的野心和我的王后。非分篡取的那些还在手里,就能幸邀宽恕吗?在这肮脏的人世,罪恶的镀金的手也许可以把公道推开不顾,暴徒的赃物往往就是枉法的通路;可是天上却不是这样的,在那边一切都无可循避,任何行动都要显现他的真相,我们必须当面为我们自己的罪恶作证。那么怎么办呢?试试忏悔的力量吧。什么是忏悔的力量办不到的呢?可是对于一个不能忏悔的人,这又有什么作用?啊,像死亡一样黑暗的心胸,越是挣扎,越是不能脱身的粘住了的灵魂!救救我,天使们!试一试吧:屈下来,顽强的膝盖,钢丝一样的心弦,变得像新生婴儿的筋肉一样柔软吧!但愿一切转危为福!
答: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王熙凤巧施“调包计”,让宝钗嫁给宝玉;宝玉恨宝钗取代黛玉,于是出家当了和尚;宝钗最终独守空房,成了悲剧性人物。
B.《呐喊》共收录了鲁迅14个短篇小说,其中的《一件小事》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
C.《凤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诗作歌颂了大胆反抗的叛逆精神、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破旧立新的进取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乐观精神。
D.《家》中觉慧决定离开封建大家庭时,觉新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充分反映了他的“双重性格”特征。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临终遗言:“幸福只有在天上。”表明她向往天国的幸福,并希望天国的光辉也能照亮葛朗台罪恶的灵魂。
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6分)
盖夫秦虽无道无为尽诛荆轲之里荆轲之闾何罪于秦而尽诛之如刺秦王在闾中不知为谁尽诛之可也。荆轲已死,刺者有人,一里之民,何为坐之?始皇二十年,燕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不言尽诛其闾。
注:①一里:整个乡里。
(节选自王充《论衡》)
2.作者认为秦不会“尽诛荆轲之里”的理由是什么?请依据文中语句回答。
答:
3.“荆轲刺秦王”最早见于《刺客列传》,请写出原作者的姓名。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