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掂量 缘木求鱼 框架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掂量         缘木求鱼       架 (kuàng)      古不化(nì)

B曝光         走投无路       锁(yào)        前后恭(jū)

C暴发户       迫不及待       果(fǔ)        顺摸瓜(màn)

D气慨         独当一面       告 (fù)          疾风草(jìng)

 

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锁钥yùe,C项顺蔓摸瓜wàn,D项,气概。该题把字音和字形融为一体。一般而言,字音题考查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种类型。复习时要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如本题“框”“钥”“倨”“脯”属于形声字,只要记住了声旁的读音即可,“讣”属于不能按形声字读半边的字,不能读bǔ,“泥”“蔓”“劲”属于多音字,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如“泥”作动词读nì,作名词读ní;“蔓”两种读音,分别是wàn和màn,“劲”则有jìn和jìng两种读音。 字形辨认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解答此类题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审音法,即通过正确的朗读,发现书写错误;②辨义法,即通过理解、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形;③定形法,即通过形旁确定字形;④结构辨析法,即借助词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如,A项“鱼”常会写成“渔”,B项“投”常会写成“头”,C项“暴”常会写成“爆”、“及”常会写成“急”,D项“当”常会写成“挡”。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于是年轻人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为进一步营造慈善友爱氛围,我市举办慈善“爱心杯”全国楹联征集活动。要求围绕“弘扬慈善美德,推进慈善事业”主题,单比字数7至15言(标点不计),短小精悍,易记易传。(4分)

上联:                     

下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给漫画拟出一个形象生动的标题,不超过6个字。(2分)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不超过25个字。(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并概括出我市农村环境污染突出表现在哪五个方面。(每点不超过6个字)(5分)

尽管我市从2010年起已先后对672个行政村实施了环境连片整治,但这个数字仅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更令人揪心的是,目前,全市农村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清运处理率分别只有21%和17%,污水四溢、垃圾遍地已成为不少农村地区的普遍现象。

此外,全市约1.3万家分散在农村的工业企业为节省成本,偷排漏排现象严重。地处山区的重庆土地复种指数较高,农药、化肥施用强度也较高,由此造成土壤污染不容小视。

随着农村养殖逐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正在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全市现有的近7万家规模化养殖场(户),其中只有1200家有较完善的污染治理设施,约2万家有简易的沼气处理设施,而近5万家小规模养殖户大多缺乏处理设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

梦里梦外的婺源

程越华

①一如戏剧,再华丽的舞美,都不及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所辐射的感染力。婺源的最大看点,其实是随着脚步的娓娓而来的民宅。那季季耐看、年年可赏的徽式古民居相伴着一株株古树名木,在小桥流水、青山萦岚的衬托下,如宋元风格的国画意境幽远,又似印象派莫奈的油画,处处流淌着光彩和色影融合的韵味。

②婺源的民居与徽州古村落如出一辙,依山傍水,粉壁黛瓦马头墙,村头屹立着古牌坊,在河水微澜中,荡漾着岁月泛起的层层涟漪,也荡漾着远离尘嚣的神秘。

③婺源的民宅中,随处可见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一个叫李坑的村庄,气势恢弘的官宅和雕梁画栋的商宅不胜枚举。看似不起眼的一扇小门,跨进门槛,才发现闯入的是明代某位尚书的客厅,梁坊隔扇上排山倒海的雕花尽显物是人非的沧桑,层层叠叠的宅院,像迷宫一样交织和连接,殷实而不嚣张。所有的屋宇,都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儒雅之美。房屋的布局很讲究风水,即使一个小小的雕饰,也很强调寓意,如“喜上梅(眉)梢”、“荷 (合)鹤(和)美好”、“鹿(禄)鸣幽谷”。

④徽式民居中,最为考究的当算设在房屋内的天井,每家皆有,一进一天井,套间组合,环环相扣。因徽式民居山墙高筑,窗户很小,天井便成了高墙深院内的天窗,在四面八方的中轴瓦檐下,形成室内另有洞天的气势,仿佛能容纳大千世界,为屋中人提供了聊以舒心的视觉空间。那翘角走兽,似俯瞰守卫着方寸天地,在日月光辉的投射下,形成光与影交叠、气与流相通的理学,起到了屋内通风、采风、透气的调节作用。据说在徽州风水理论中,水是玉气和财富的象征。天井巧造“四水归堂”,锁型井底蓄水,寓意暗室生财,是想锁住来之不易的财气。在建筑技法上,天井是典型的虚实结合手法,借以慰示一种似有与似无、恍惚与朦胧的空间美,亦是徽州人“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哲学观,其间更隐含着“临水成村,辟乾坤于洞里;因花结屋,驻日月于壶中”的寓意。徽州人的聪明才气,在一方天井上,可窥一斑。

天井,堪称一种徽州人文现象,他们秉承先辈的一脉儒风,传承着程朱理学。天井,也表达了徽州商绅慎独与隐逸的处世心态,这种心态造就了徽商以文化人、以理服人的儒商之道。

⑥婺源村落中的任何旮旯,总能感触到浓郁的古韵和醒目的沧桑。历经千百年风霜不朽,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是根基深厚、材质牢固;穿越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它们能安然守旧如今,则说明这方神奇的热土,曾经寂寞于喧嚣的红尘之外,曾经是纷争遗忘的世外桃源。

⑦千载一梦,百年一瞬,世事的变迁没有苍白婺源千百年的固守,倒是讽刺了无所适从的世人。为了追求浮华,人们趋之若鹜涌向市尘;饱经灯红酒绿的眩晕和高楼大厦的压抑,复将渴望的目光投向红尘之外,显露返祖的本性。于是,一度落寞的婺源,如今便有了毫无预知的喧嚣。一如慈祥的祖母,敞开她望眼欲穿的大门,以其一成不变的敦厚和淳朴,感慨万端地安抚着一颗颗失措的心灵。

⑧婺源是一幅画。我终于走进了这幅画,又走出了这幅画,以为画中的她,很像我那守了一辈子贞节牌坊的大祖母。然而,画中的她却不是“随风秋树叶,对月老宫人”——她已成为了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⑨也曾以为,婺源是永远沉寂于尘嚣之外、隐匿在史册里只属于名词的煊赫风光,像传说中的古徽州女子那样,永远恪守着她的宁静、矜持和典雅,没想到今天,满面沧桑的她,也被子孙们拖到众目睽睽下,当作商场门前的模特儿展示

(选自《散文选刊》2012年第10期,有删改)

1.怎样理解第5段中“天井,堪称一种徽州人文现象”的含意?(4分)

2.文章前5个自然段用了大量笔墨写婺源“民居”及“天井”,有何作用?(4分)

3.文章最后一句“没想到今天,满面沧桑的她,也被子孙们拖到众目睽睽下,当作商场门前的模特儿展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作简要说明。(4分)

4.文章是围绕“梦里梦外的婺源”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5.第8段最后一句“她已成为了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