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父亲的家国 鲍鹏山 2004年暑假,我回老家看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父亲的家国

鲍鹏山

2004年暑假,我回老家看望父亲。父亲骨瘦如柴,双目视力几乎完全丧失,两耳的听力也微乎其微。在精力好的时候,他给我们说起他年轻时候的孤危和艰难。鲍姓在当地是小姓,我的祖父没有兄弟,单门独户又忠厚朴拙,我父亲也只有弟兄二人,叔叔老实可欺。说着说着,父亲就给我们背了一首诗:

人情相见不如初,多少英雄守困途。

锦上添花到处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时来易借金千两,运去难赊酒半壶。

识破人情全是假,还须自己着功夫。

背完此诗,父亲还顺带跟我们说起他的一位朋友。说起我父亲的这位“朋友”,我们倒都认识,是镇上人。那时的镇上人,吃商品粮的,和我们相比,几乎是两重天。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好像没有什么来往,也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有什么杯酒之欢。到了后来,竟至于不来往了。原来,有一年,我父亲的这位朋友病了,父亲要去看望,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什么也拿不出来,踌躇多日,只好硬着头皮,几乎空手去了。心想,朋友一定会理解。但没想到,朋友一见父亲几乎空着手,当时就拉下了脸。我父亲觉得大受伤害,也对“朋友”等等,心灰意冷。

父亲一生性情刚烈慷慨,仗义重谊,这次,他给我们背这首诗,带着满腹伤感,几乎唏嘘。我心里极感震动,那种人生的寒凉,一下子就包围了我。我问父亲,这是谁的诗?父亲说,他也不知道,是他年轻时,到一户人家,人家的中堂上,就写着这首诗,因为说中心中隐痛,触动心中感慨,一下子就记住了。

过了几日,我和大哥坐在父亲病床边,父亲和我们聊,那天他的情绪很好,他说有一首诗,是邵康节先生的,很好,就又背给我们听:

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惟求处处田禾熟,但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忠臣扶社稷,家无逆子恼爷娘。

四方平定干戈息,我纵贫时也不妨。

我父亲少时读私塾,读《语》《孟》,读《千家诗》,几年的私塾教育,使他终生都像一个读书人,有着读书人的情怀气质,常常民胞物与,感怀万端;有着读书人的思维方式,时时礼义廉耻,仁义道德;还有着天下家国的眼光,总是忠臣孝子,修身齐家。我后来到了城市,在城市里见到不少我父亲这个辈分的人,他们大多认识字,能读报,还有各自的技术或专业,见识也广,但是却毫无父亲的那种读书人的气质。这促使我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质。

但是啊,深受私塾熏陶的父亲后来却终生在农村,做一个地道的农民,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的情怀和感慨。他是何等的孤独啊。这种孤独,是那样的深,却又那样的长——长到他自己的一生

他后来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们念书,在没有高考的时代,在社会禁锢阶层流动的时代,这样的读书完全没有什么目的。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吧,希望通过自己的培养,让我们能听懂他的心声?

我在父亲给我背的两首诗中,感受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和伤感,也感受到了他对家国的真诚祈祷。

不久,我的父亲就去世了。在那样偏僻的乡下,在那样一个完全无人注意的角落,我的农民父亲,对人生有着那样苍凉的感受,还有着那样深重的对家国的关怀。这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文化的奇迹,也是一个人的奇迹

父亲曾经对我有很多的期望,但是,他最后对我的交代,就仅仅是希望我花钱不要太大手大脚,“你负担重啊。”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后的话。

我知道我不能让父亲对我完全满意。但我会一直秉持良心写作和教书,因为,我生活在父亲的家国,我会像我父亲一样,为天下家国祈祷。

(摘自《经典美文》)

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这种孤独,是那样的深,却又那样的长——长到他自己的一生。

(2)这是一个文化的奇迹,也是一个人的奇迹。

2.“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3.文中两次引述“父亲”背诵的诗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6分)

4.“父亲”对“我”说的最后的话:“你负担重啊。”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父亲”这句话的理解。(8分)

 

1.(1)父亲空有天下家国情怀,却不被周围人理解,(1分)这种孤独和感伤伴随着历经沧桑的父亲,他那寂寞、失望的一生是多么漫长。(1分) 父亲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无人注意的角落,却拥有对人生的苍凉感受和对国家深厚的关怀。(1分)这种天下意识是一种令人赞叹的文化现象,拥有这种感慨和情怀的父亲是一个值得赞叹的人物。(1分) 2.①父亲是一个农民,却有着读书人情怀和气质。②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着深刻感受和认识。③刚烈慷慨,仗义重谊。④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天下意识。(每条2分,答任意三点得满分;答“孤独,苍凉,胸怀宽广、深沉”可酌情给分) 3.(6分)从内容的角度看:引述两首诗,丰富了文章的思想性和文化底蕴,使文章充满了人文性。(2分)从表现人物的角度看:第一首诗,表现父亲对人情世故、朋友交往的深切体悟,对世态炎凉的深沉的感慨,对世界的失望和伤感,突出其人生的苍凉;(2分)第二首诗,表现父亲的天下意识,家国情怀,突出其思想的深沉——二者形成对比,表现了平凡、孤危、艰难的父亲,却有着宽广、仁爱、忠义的胸怀,创造了文化的奇迹。(2分) 4.答案要点: 这句话表达了父亲临终时对我的期望以及对家国的忧心。(2分) 经济负担重,希望我花钱不要大手大脚。(2分) 做人负担重,希望我要不断砥砺自己的品格和修养(2分) 家国负担重,期待我要有家国的担当。(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答题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本主旨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以句中的关键词为突破口来整合作答。第一句话中的关键词有“这种孤独”“深”“长”。回到文中可以发现,前一段(本句所在段落的前一段)对父亲的介绍重点突出父亲的“家天下”的情怀,而句子所在段落的句子“终生在农村,做一个地道的农民,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的情怀和感慨”,由此可以知道,“这种孤独”是指父亲胸怀天下却不被人理解,而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生。第二句话中的关键词有“这”“文化的奇迹”“一个人的奇迹”。同样回到文中倒数第三段,“在那样偏僻的乡下,在那样一个完全无人注意的角落,我的农民父亲,对人生有着那样苍凉的感受,还有着那样深重的对家国的关怀。这令人难以置信”,由此可以知道“这”所指代的内容,然后联系文章的主旨整合答案。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的形象。答题的模式:某某是一个……的……形象,通过……体现了他……的特点。答题的思路:先到文中找现成的形容词,然后根据人物本人的言行举止进行概括,最后看所处环境及他人对他的评价。本文中的父亲首先是一位农民,其次是一位读书人;从他朗诵的第一首诗中体现出的是他对人情冷暖的感受,“一生性情刚烈慷慨,仗义重谊”是作者对父亲的直接评价,从父亲朗诵的第二首诗中体现出的是他“对家国的真诚祈祷”。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从这几方面考虑:首先是引用材料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内涵;其次是引用的材料对文本中人物的作用,一般是体现人物的性格情感思想。文中第一首诗歌与后面“朋友”的事例一样都是体现了父亲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受;第二首诗和后面作者对父亲的描述一起体现了父亲虽为农民却怀有与读书人一样“家国天下”的思想。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你负担重啊”这句话的重点主要在“负担重”这三个字身上。回到文本,联系前一句“就仅仅是希望我花钱不要太大手大脚”,可以知道,表面的含义是“经济负担重”,因此希望“我”节俭,体现出的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关心;联系后文“我知道我不能让父亲对我完全满意”,可以知道,进一步的含义是“做人的负担”,“但我会一直秉持良心写作和教书,因为,我生活在父亲的家国,我会像我父亲一样,为天下家国祈祷”,从中又可以知道,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家国的负担”。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①            ,②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③            ,④            。⑤            ,⑥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乙:①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⑥师者,                                               (韩愈《师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后面题目。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 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

1.这首词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用典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4分)

2.“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传诵了三百多年,今天甚至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标题。请你从词句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谈谈它广为传诵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公麟,字伯时,舒州人。第进士,历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用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

绍圣末,朝廷得玉玺,下礼部诸儒议。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雕法中绝,此真秦李斯所为不疑。”议由是定。

元符三年,病痹,遂致仕。既归老,肆意于龙眠山岩壑间。雅善画,自作《山庄图》,为世宝。传写人物尤精,识者以为顾恺之、张僧繇之亚。襟度超轶,名士交誉之,黄庭坚谓其风流不减古人,然因画为累,故世但以艺传云

(节选自《宋史·文苑六·李公麟传》)

李伯时,宋人人物第一。专师吴生照映前古者也。画马师韩幹,不为著色,独用澄心堂纸为之。惟临摹古画用绢素著色,笔法如行云流水,有起倒。作天王像全法吴生。士人高仲常专师伯时,彷佛乱真。至南渡吴兴僧梵隆亦师伯时,但人物多作出水纹,稍乏神气,若画马则全不能也。伯时暮年作画苍古,字亦老成。余尝见《徐神翁像》,笔墨草草,神气炯然。上有二绝句,亦老笔所书,甚佳。又见伯时摹韩幹《三马》,神骏突出缣素,今在杭州人家,使韩幹复生亦恐不能尽也。

                                              (节选自元代汤垕《画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陆佃荐                 用:因为

B.虽千金不惜             捐:舍弃

C.专师吴生照映前古者也     照映:照耀映射

D.神骏突出缣素             突出:突然出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若画马全不能也      ②使六国各爱其人,足以据秦

B.①肆意龙眠山岩壑间    ②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C.①龙蚓鸟鱼为文        其无礼于晋

D.①独用澄心堂纸为      ②衡常思图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公麟好古博学且精通诗歌他古文字学造诣深厚,精于鉴别古器物,而且是个被誉称为北宋朝人物画家第一大家,他作画题材广泛,但最擅长的还是人物画。

B.李公麟有一次考定了朝廷得到的一枚玉玺,虽说京官们对玉玺来源众说纷纭,但他最后一锤定音地确认为李斯刻制的秦王之玺,可见他的确是个古玩鉴赏家。

C.李公麟在元符三年因病而退休,隐居龙眠山肆情于山水自然风光,但他退隐后生活并不寂寞,因为他能襟怀洒脱地作画自娱,且被当时的许多名士交口称赞。

D.李公麟作为一个杰出的画家,有自己的师承渊源,他画人物向唐代吴道子学习,画马向唐代的韩幹学习,晚年仍不停学习,常临摹高仲常和吴兴僧人凡隆作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黄庭坚谓其风流不减古人,然因画为累,故世但以艺传云。

(2)伯时暮年作画苍古,字亦老成,余尝见《徐神翁像》,笔墨草草,神气炯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距离控制在余华小说里表现为不动声色的冷漠叙述。余华笔下的世界是躁动不安的,暴力、死亡、癫狂、欲望、宿命等构成了余华先锋小说永恒的母题。然而,余华的叙述方式却是极为冷漠的,以至于余华被广泛地认为“血管里流的不是热血,而是冰渣子”。

②布斯在其论著《小说修辞学》中,根据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将小说的叙事方式分为人格化的叙述和非人格化的叙述两种。人格化的叙述指的是作者或叙述人经常介入故事,在故事叙述中直接现身说法的叙述方式。与余华同时期或较早的中国当代作家采用的大多为人格化的叙述方式——伤痕和反思作家经常在故事中穿插自己的主观评价或政治宣言。非人格化的叙述者则一般不介入故事,而是隐藏在幕后。现代作家尊崇的,是后一种叙述方式,他们认为加强逼真感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减少作者干预,隐藏叙述行为。正如布斯所言:“在任何情况下不要直接向读者说话,避免写任何会提醒他是在读小说的语句。”巴赫金也说:“小说语言在不事模拟讽刺、不表讥笑的情况下,它也宁愿完全不带任何情绪,只是冷静地叙述。”

③这种颠覆传统叙事,冷静、抽离的非人格化叙述被余华所继承并推向极致。余华在创作谈中写到:我喜欢这样一种叙述态度,通俗的说法便是将别人的事告诉人,而努力避免另一种叙述态度,即将自己的事告诉别人。即使是我个人的事,一旦进入叙述我也将其转化为别人的事。我寻找的是无我的叙述方式……在叙述过程中,个人经验转换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回避直接的表达。余华所指的无我的叙述方式便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叙述模式。作者退出了作品,作者与作品之间设置了一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在讲故事时,永远“保持着那种冷静、客观、自制,对大痛苦与大悲哀无动于衷的外表,一副绝不悲天悯人的旁观者逍遥姿态”。这个第三者自作陈述,而排除任何一种价值判断,甚至除去一切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语言。这种叙述的方式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显然是非主流的,余华正是通过这种无我的叙述方式向人们认可的传统叙事手法进行挑战。

④余华先锋小说中的叙述者具有中立性、公正性和冷漠性等明显特征,无论所讲述的事件是如何的残酷血腥,他始终是平静而沉着的。他以细腻的笔触将一切的残忍冷静地刻画出来。在《现实一种》中,叙述者细致地展示了山岗的遗体被医生解剖的过程。在《古典爱情》中,叙述者绘声绘影地叙写了菜人被肢解的惨状。残酷的迫害几乎成了余华小说的顽念,细节的冷静描绘更加加重了残酷的压力。叙述者由始至终扮演的是一个置身事外、不动声色的“局外人”,一丝不苟地记录每一个不寒而栗的细节。他用一种很从容的节奏来正面叙述,没有夸张,没有渲染,一切似乎笼罩在一种祥和之中,但实际上却发生了一个尖锐的反讽和二元对立:余华的叙述语言是平静安宁的,但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和事件是暴烈而混乱的。无我叙述方式的使用造成了形式和意义之间的严重剥离和断裂,构成了小说内部的张力,而这种张力正是读者在阅读余华小说时感到极为不安的主要因素之一。余华正是通过叙述方式的革新颠覆传统的叙述模式,同时也瓦解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使读者在阅读中对自己深信不疑的种种信念产生疑问,与作者共同面对这些困惑。

1.从原文看,下列对“无我的叙述方式”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尽可能回避直接的表达,让作者退出了作品,在作者与作品之间设置一个第三者。

B.让第三者来讲故事,不作任何一种价值判断,除去一些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语言。

C.是一种非人格化叙述模式,叙述者隐藏在幕后,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事告诉别人。

D是一种非主流的叙述方式,写作者冷漠、残酷、自私,距离的控制上较冷静客观。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先阐述距离控制在余华作品中的表现,接着总结余华笔下的世界及其作品母题的特点,最后指出余华作品的叙述方式是极为冷漠的。

B.第二段从布斯对现代小说叙述分类入手,进而介绍了人格化与非人格化这两种叙述方式,并引用相关言论对非人格化的叙述方式加以阐释。

C.第三段先指出余华是怎样继承并发展非人格化现代小说叙述模式,接着对在中国文坛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的这种叙述模式的内涵加以阐释。

D.第四段先概括余华先锋小说中叙述者呈现的特征,接着引述事例对其作品叙述方式革新所带来的作用如构成小说内部张力等方面加以阐释。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3分)

A.在故事中穿插自己的政治宣言是人格化叙述方式的最主要手段,这种叙述方式要求作者和叙述人常常介入故事。

B.现代作家大都认为,减少作者的干预,隐藏叙述行为是非人格化的叙述方式用来加强作品真实感的唯一策略。

C.余华笔下躁动不安的世界与第三者没有夸张、没有渲染的不动声色的冷漠叙述,形成了尖锐的反讽和二元对立。

D.革新传统的人格化叙述方式,能瓦解读者的阅读习惯,让读者对自己坚信不疑的信念生发疑问,从容面对困惑。

 

查看答案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对远方的憧憬,陶渊明为此构筑了桃花源,哥伦布为此勇渡大西洋。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一个远方在召唤?也许是一种向往的生命形态,也许是一个人生的目标。请以‘远方’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60分)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