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时值暑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拿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材料二: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要求:请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面子 恪守着华夏民族由来以久的道德与伦理,三纲五常的束缚依旧桎梏着当今人们的言行,茫茫的历史长河奔涌未绝,固然沉淀着光耀古今的理想与文明,却也未曾带走那个褒贬不一的词汇:面子。 说它褒贬不一,是因为它有太多太多深刻的内涵,辉煌五千年的春秋大梦催生出了万物和谐的中庸之道,自然也无法泯灭千百年积沉下的高贵的脸面。 自古至今,就有颜面尽失一说,其中以项羽的乌江自刎最为著名,想想看,一代豪气冲天的西楚霸王,东西南北地转战沙场,戎马一生,书写了太多英雄的传奇与风流,最终却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不可否认,他死于一种面子,一种由内心萌生出的愧疚感,说实话,这样的死法的确震撼天地,足以达到身虽死而心犹存的非凡与超脱,难怪后人对项羽的赞扬的感情常常见诸笔端。其中以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最,不错的,这是英雄之死,他的死是因为一种情理上的原由,这样的原由本就有某种大无畏的特质,又加上这样的特质完完全全的集中于一位极富人格魅力的英雄的身上,于是,一举一动皆彰显出一种气冲斗牛的豪情,就我个人而言,项羽虽死于一种面子,却也死出了潜藏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傲骨,这样的傲骨在于中庸之道弥漫的国度里,实属罕见,常常令人赞之,叹之,景之,仰之。 常常在想,为何如此慷慨的就义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只局限于那几篇词藻绚丽的诗词中,纵观历史的长河,不难发现,同样是因为面子,有些人却在演绎着另一种死亡。 实在不愿提及,因为他在中华文化的字典里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是一生风流,同样是文武双全;可又不得不提,因为他的才华盖世却未能填补他精神的空缺,他的死实在值得人们对于华夏文化的内涵重新反省与审视,他便是雄姿英发的周公瑾。他的死也同样是因为面子问题,只是剖析其原因再也无法看到种坚强的成分,有的只是满腔的嫉妒之火。“既生瑜,何生亮”这样的慨叹岂应出自周公瑾之口?一代绝世英才却在精神方面频频露怯。叹之,愤之,恨之。 同样的面子却在丰富的历史背景中演绎着不一样的故事,那么我们又应如何取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是的,就是这种傲骨,广而言之就是不屈服,不妥协,恪守原则。只是可惜的是,这种以傲骨作为支持的面子却鲜见于民族的文化内核中,仿佛只有在国难当头之时才能被激发出来,如此一来,某种软弱的气息便萦绕于四周久久无法散去了……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我们时时刻刻需要面子,需要那种用傲骨构建起的面子,惟其如此,方可撑起民族的脊梁! 【解析】 试题分析:【写作提示】通过“求同”可以发现,两则材料都是讲的中国人的“面子”。“面子”在这里有两重含义,浅层的是指人生理上的脸面,深层的是指心理和精神上的脸面。中国人爱争面子,在国人看来,面子是人们身份的标志,有面子是才干的表现。面子关系着人的尊严、荣誉。国人看重脸面,这对于维系人情和稳定社会不无积极意义,但超过一定的“度 ”,就会变成虚荣,就会产生浅薄,就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浮靡奢华。然而,为了面子而不顾实际,为了形象而不顾人的死活,却是当前某些人的一种通病。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空巢老人”的一个典型生活场景,请模仿这个场景,另写一个场景。要求:字数相当,句式类同。(5分)

空巢老人:     一碟菜,一碗饭,一张桌子。

桌子上方,一张全家福。

电视,嗡嗡地响着。

老人注视着全家福,眼里满含着孤独与期待!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10字。(6分)

“自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多、反应速度快,来源繁杂,但        ,这就造成公众在快速浏览信息的同时又怀疑信息的真实性的局面。此次失联客机事件中,马航等在信息透明度方面的一些缺失,又给媒体的准确报道,增加了难度。在这种“复杂电磁环境”下,就要求正规媒体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威性,把握好         之间的平衡,须知此时此刻,跟“自媒体”比快,是断乎比不过的。而公众在信息满天飞的当下,恰需要         ——哪怕稍稍慢半拍也无所谓,毕竟正规媒体的信度还是最重要的。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弊病。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无足轻重的吗?我承认我不是很理直气壮,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明与野蛮的决战犹未见分晓,超越与沉沦的对峙已拉开序幕。积弊时弊并存,近忧远虑交集。此时此刻,治国者固然身临千钧一发的险关,远思者何尝不是肩负着莫衷一是的难题?

鉴于前者,仁人志士戮力于改革、开放和振兴之举

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   

一方面,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

面对后者,哲人贤士呼唤着性灵、爱心和净化之道   

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   

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

A.③⑥①④⑤②             B.②⑤①④③⑥

C.⑤②①④③⑥                D.③⑥⑤②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播出“家风”系列报道之后,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和好评。

B.随着阿里巴巴电商业务流量政策的变化,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正在告别过去卖便宜的时代正在提升品牌、服务的方向发展。

C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不改其乐当然是很好,         究竟不大好,营养不足,所以颜回活到四十一岁短命死矣。

②1949年初和进步教授一起        ,欢迎解放军进驻北平热情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③真实的情感最能在简朴生活中流露出来。因为锦衣玉食味浓,人心易贪恋而忘情,_________味淡,人心不生执着反易流露。

A.箪食壶浆  箪食瓢饮  箪食豆羹   B.箪食瓢饮  箪食壶浆  箪食豆羹

C.箪食瓢饮  箪食豆羹  箪食壶浆   D.箪食豆羹  箪食壶浆  箪食瓢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