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1.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1.诗人选取薄暮雪霁天晴时分,出门远眺见遍山白雪,樵人初归,野草燃烧,断断续续的烟霭生于傲立的石松之间,空山寒寂,景物清冷;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空山独行,情感清冷(心灰意冷、凄凉、失落、苦闷) 2.整首诗在写景上,远近结合:选择了“野火”“断烟”“危峰”等远景,也选择了溪水这样的近景;动静结合,选择了“白屋”“寒日”“溪云”等静景,也选择“归”“下”勾勒出山间景物的生气和动态;俯仰结合,写了天上溪水上升腾的云朵,也选择了采樵人沿着羊肠小道缓缓下山;明暗结合,野火为明,断烟为暗,写出了景物时间推移变化;视听结合,这首诗歌前六句全为望景,最后一联写清脆的钟声让诗歌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余韵无穷。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晴雪”、“溪云”、“樵人”、“白屋”、“寒 日”“危峰等意象体现了“清冷”的特点,体现了诗人孤寂的处境。用晴天的白雪、落雪覆盖的屋顶、寒冷的天气、危险的山 峰、生起的野火、地上的冈草等意象结合在一起用环境的清冷 孤寂衬托作者的心境,以哀景衬哀情,表达了作者在应举落第 后心灰意冷、自我排遣的情感。诗人倚着拐杖,看晴雪、溪云、寒日危峰、白屋樵夫、野 火冈草等众多的景物,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具体诗句及关键词来分析其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答题时,可分别从远近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衬托等角度分析作答。例如,雪景、溪云是静景,樵人归、断烟生是动景; 远近结合,雪景、溪云是近景,寒日、危峰、断烟是远景。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内心的悲凉,而是通过落雪覆盖的小屋 等环境衬托;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由近处的白屋看到了远处的 危峰,视野开阔;用了明暗色彩的对比,“晴雪”、“暮天”色 彩鲜明,故采用的是视听结合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公事微殿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时中书令褚遂良市中书译语人思谦奏劾其事遂良左授同州刺史。及遂良复用思谦不得进出为清水令。谓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左肃机皇甫公义检校沛王府长史引思谦为同府仓曹谓思谦曰“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此府耳。”累迁右司郎中。

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也。”初拜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举纲目朝廷肃然。

则天临朝转宗正卿会官名改易改为司属卿。光宅元年分置左、右肃政台复以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或以为辞思谦曰“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以姑息为事耶?”垂拱初赐爵博昌县男迁凤阁鸾台三品。二年代苏良嗣为纳言。三年上表告老请致仕许之仍加太中大夫。永昌元年九月卒于家赠幽州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卷八十八)

微殿末等。译语人翻译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事微殿旧制多未叙进          坐:因为

B时中书令褚遂良市中书译语人地   贱:认为便宜

C此府耳                        望:使……有名望

D举纲目                        整顿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韦思谦“狂鄙之性”的一组是 

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     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

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      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思谦弹劾褚遂良贱买他人土地致使褚遂良被贬。后褚遂良复用韦思谦受压制外调。

B韦思谦因公事考核位居末等按旧制不能被提拔但因有大德而被吏部尚书破格提拔。

C韦思谦在宪司任职,每次见到王公,从不行下跪拜礼。他认为身为谏官,本来就应该独立。

D韦思谦为人公正有主见忠于朝廷认为做事不能无原则受到多位皇帝的信任和器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

(2)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通货膨胀的道德后果

茅于轼

通货膨胀的利弊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讨论得相当透彻了。然而经济学家的视野往往只限于经济领域,忽视了其他社会后果。我认为“通胀”的一个严重后果是降低了社会的道德水平,这一点往往为经济学家所忽视。

通货膨胀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你在银行里存的钱以及你口袋里的钱的购买力降低了,这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一位俄罗斯的退休女科学家抱怨说,她和家人辛苦一辈子积蓄的钱存在银行里,原先够花几十年,到死也不会愁缺钱花,可是通货膨胀使他们存的钱只够买一千克香肠。她的不平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个城市的劳动者遭受如此不公平的损失,一个很自然的反应是感到他有权利向社会索取所损失的财富。一个人认为社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补偿,然而又没有任何合法的渠道来实现这个补偿时,就会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甚至认为触犯法律也是正当的,因为他的社会对不起他,他丝毫不欠社会的情。当社会中这样想的人很多时,社会的道德水平将大大降低,关心社会公德的人减少,犯罪率上升,社会的安定性被破坏,其后果是极严重的。

即使通货膨胀率还相当低,不会出现在俄罗斯发生的那种情况,但它对道德的腐蚀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社会学家曾创造过一个名词,称作社会贴现率,它和经济贴现率有相似的含义,只不过把人们对未来金钱贬值的意义推广到一切未来的事物。经济贴现率越高,未来的一元钱在今天的价值越低,因而越不值得重视。贴现率上升意味着未来的盈亏没有意义。类似的,社会贴现率上升,意味着将来的金钱盈亏没有意义,只有眼前才是值得计较的。于是人们将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谓。这同样将构成一个不负责任的社会,造成不顾子孙后代,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过一天算一天的死囚型生活。社会贴现率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经济贴现率,它又直接与通货膨胀率相关联。

通货膨胀是对所有权的慢性侵袭。近几年来人们对所有权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确立牢固的所有权在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中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一切侵犯所有权的政治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旧币换新币的数额,都是严重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是饮鸩止渴。

通货膨胀使工薪阶层受到的损害最大。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如商贩、在企业内工作的职员,受到的影响就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浮动。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的环境下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会降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劳动没有被正确估价。由于责任感淡薄,政府对自己的干部的控制力降低,严重时干部会寻求第二职业,甚至收受贿赂,使整个政府的工作效率受到损害。事实上通货膨胀正是由政府收支得不到平衡而引起的,政府必定努力削减支出,所以干部的薪金往往不能随物价水平而调整,然后政府收支情况将进一步恶化。所以通货膨胀处理得不好,有一种自我加剧的趋势,尤其是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准在社会上有示范作用,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觉悟。

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但它确实存在。也正因为无形,大家对它的危害往往估计过低。

(摘编自《晚报荟萃》,有删改)

1.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后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是你所拥有的钱的购买力降低了。

B.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认为社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补偿。

C.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甚至认为触犯法律也是正当的。

D.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社会的道德水平大大降低,犯罪率上升,社会的安定性被破坏。

2.下列表述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通货膨胀的利弊虽然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但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达成一致了。

B.社会贴现率上升,会使人们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谓。

C.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旧币换新币的数额等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

D.通货膨胀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影响相对比较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浮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货膨胀不管高低,都会对社会道德产生腐蚀作用,造成不良后果。

B.社会贴现率主要取决于经济贴现率,同时还与通货膨胀有关联。

C.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环境下的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所产生的后果要比普通人严重得多。

D.因为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是无形的,所以人们对它的危害往往是无法估计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拿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材料二: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要求:请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以下是“空巢老人”的一个典型生活场景,请模仿这个场景,另写一个场景。要求:字数相当,句式类同。(5分)

空巢老人:     一碟菜,一碗饭,一张桌子。

桌子上方,一张全家福。

电视,嗡嗡地响着。

老人注视着全家福,眼里满含着孤独与期待!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10字。(6分)

“自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多、反应速度快,来源繁杂,但        ,这就造成公众在快速浏览信息的同时又怀疑信息的真实性的局面。此次失联客机事件中,马航等在信息透明度方面的一些缺失,又给媒体的准确报道,增加了难度。在这种“复杂电磁环境”下,就要求正规媒体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威性,把握好         之间的平衡,须知此时此刻,跟“自媒体”比快,是断乎比不过的。而公众在信息满天飞的当下,恰需要         ——哪怕稍稍慢半拍也无所谓,毕竟正规媒体的信度还是最重要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