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边缘人的爱与哀愁 [英]萨基 沿着一座古老的大教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边缘人的爱与哀愁

[英]萨基

沿着一座古老的大教堂屋顶的防护矮墙,每隔一段距离都矗立着一座石雕:它们有的是天使,有的是国王,还有主教,几乎个个身上都洋溢着虔诚带来的喜悦与沉着。但是,在大教堂阴冷的北边较低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座雕像:它没有王冠,没有主教冠,也不带光环。它的表情冷峻、痛苦,充满忧伤。那群栖息在防护矮墙的墙沿上整天晒太阳的蓝色肥鸽子断言,它肯定是个魔鬼。然而,钟楼上那只老寒鸦——它可是一位教会建筑学方面的权威,断定这座雕像是一个迷惘的灵魂。于是,有关雕像身份的猜测就此了结。

秋日的一天,大教堂屋顶上飞来一只体态轻盈、叫声甜美的小鸟。它离开荒芜的原野和日渐稀疏的矮树篱,只为寻一处冬季的栖息地。它停下疲惫的双脚,打算在天使大翅膀的背阴处休息,或在国王礼袍的石刻褶痕上安歇。但是无论它停到哪儿,都会被那群肥鸽子推开,或是被那群聒噪的麻雀从墙沿上赶走。它们唧唧喳喳地相互议论道:“从来没有哪只受人尊敬的鸟会这么深情地歌唱。”于是,这只漂泊流浪的小鸟不得不离开。

只有迷惘人雕像为它提供了庇护之地,因为肥鸽子们认为,在一个倾斜得如此厉害的地方栖息是极不安全的,更何况这里还太过阴暗。这座雕像没有像其他“达官贵人们”一样,双手交叉摆出虔诚的姿态,而是双臂交叉于胸前,好像在反抗什么。它双臂所构成的角落恰好可做小鸟温暖舒适的休息地。每天晚上,小鸟飞回位于雕像胸膛处的小窝,心中充满了对雕像的信任,而雕像那双漆黑的眼睛也似乎一直都在看护它酣眠。渐渐地,这只孤单的小鸟爱上了这位孤独的守护者。白天,它会时不时立在教堂的滴水嘴或别的拱座上婉转啼鸣,唱出最甜美的歌,向它的夜晚庇护者表达感激之情。也许是因为风,也许是因为天气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迷惘人雕像那张憔悴不堪的脸上,似乎渐渐褪去了几分冷峻与忧伤。在每天漫长又单调的时光里,这位小小客人的歌声总会断断续续地飘进这位孤独守护者的耳朵里。当暮色降临,晚祷钟声响起,一只只巨大的灰色蝙蝠从钟楼屋顶上的巢穴悄声飞出时,这只朝气蓬勃的小鸟就会回来,哼着安眠曲依偎进那等待着它的双臂中。对忧郁的迷惘人雕像而言,那是它最快乐的日子。只有教堂的大钟每天都高声鸣唱着嘲弄的话语:“快乐之后……是悲伤。”

教堂司事小屋的人们发现,大教堂的周围总有一只棕色的小鸟飞来飞去,它优美的歌声令人艳羡。“但是很可惜,”他们说,“不能尽享其婉转之音,任之萦绕在矮墙之上,实在浪费。”尽管这些人很穷,但他们相当了解政治经济学原理,所以他们逮住了小鸟,把它关进了小屋门外一个小小的柳条笼子里。

那晚,小小歌唱家经常栖息的地方不见了它的踪影,那尊忧郁的雕像比往常任何时候都更能体会孤独的痛苦。也许,它这个小小朋友被暗中觅食的野猫杀死了,也许被一粒石子伤到了,也许……也许已经飞到其他什么地方了。但是,当清晨来临时,从大教堂那边那个喧闹的世界传来了鸟儿虚弱无力、令人痛彻心扉的哀叫声,那是被囚禁在楼下低处柳条笼中的鸟儿发出的讯息。每天正午,当肥鸽子们吃饱午饭后因昏昏欲睡而变得安静时,当麻雀们在街上的水坑里洗澡时,小鸟的叫声就会传到屋顶的防护矮墙——那是饥饿、思念与绝望的哀鸣,是一场永远得不到回应的空号。午饭过后,晚餐之前,肥鸽子们议论说,那座雕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倾斜得厉害了。

终于有一天,小柳条笼里不再有声音传出。那是冬日里最寒冷的一天,鸽子和麻雀们都站在大教堂屋顶上焦急地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点儿残羹剩饭——这是恶劣天气里它们赖以生存的东西。

“小屋里的人有没有扔什么东西到垃圾堆里?”一只鸽子问另一只正从北边防护矮墙向下张望的鸽子。

“只有一只死了的小鸟。”那只鸽子答道。

夜晚教堂顶部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听上去像是有石墙在倒塌。钟楼上的寒鸦说:“是严寒的天气弄坏了建筑物。”它久经寒冬,经验丰富,一定是它说的那种情况。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迷惘人雕像倒下了,躺在教堂司事小屋外的垃圾堆里,已经支离破碎。

“这样正好,”肥鸽子们在审视整个状况几分钟后嘀咕道,“现在我们该有座美丽的天使像了。当然,他们一定会在那儿立个天使的。”

“快乐之后……是悲伤。”教堂的大钟高声鸣唱着。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虽然都是教堂上的雕像,但显然由于外在身份的不同,受到的待遇和尊敬也就不同。很显然作者是在借此表现人类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B.因为体态轻盈和叫声甜美,小鸟同时受到鸽子群和麻雀群的排斥,正是类间的排斥促成了它和迷惘人雕像之间的关爱。

C.爱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小鸟的歌声中,迷惘人雕像又恢复了生气,完全没有了冷峻、痛苦和忧伤。

D.出于对爱的嫉妒,人们把小鸟给关了起来。小鸟因绝食而死,迷惘人雕像最终也心碎地倒下。

E.小说中首尾教堂的大钟两次高声鸣唱着“快乐之后……是悲伤”,这既是结构上的前后照应,更是对小说中关爱的双方悲剧命运的一种暗示。

2.小说中谁是“边缘人”?“边缘人”的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6分

3.小说中围绕着迷惘人雕像和小鸟的,还有一群寒鸦、鸽子和麻雀,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6分

4.在欧美,萨基与欧·亨利齐名。他的作品结构严谨,构思巧妙,结尾经常出人意料。你认可这种说法吗?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1.AB 2.迷惘人雕像和小鸟是小说中的“边缘人”。(2分)“边缘人”形象的特点:①是社会上弱势群体的象征,无权无势,(2分)②虽然不被关注,但他们心中同样有爱与忧愁,相互的感情浓厚而真挚。 (2分)小鸟用歌声来体现它的爱、感激和信任,同时也表达忧愁、饥饿、思念与绝望。迷惘人雕像则是用面部表情和体位的变化来表现他的爱与忧愁。 3.寒鸦、鸽子和麻雀他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作者为边缘人的爱情构置了一个周边的社会环境(2分),作为一个对立的群体对边缘人充满敌意他们认为迷惘人雕像是魔鬼,不配得到尊敬;他们排斥小鸟,仅仅因为它歌声深情动听。(2分),他们对于小鸟的形象塑造有反衬作用(2分)。 4.认可。小说构思巧妙,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通过迷惘人雕像和小鸟因相爱而死亡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作者告诉我们:爱情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而社会角色是有主次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边缘人的爱情是回荡着哀愁的。(反对者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小说内容及主题的感知,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内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C项,“迷惘人雕像完全没有了冷峻、痛苦和忧伤”这种说法错,文中是“似乎渐渐”。D项说法也不确切。小鸟被关并非由于它爱情甜蜜招致嫉恨,而且说它绝食而死文中没有依据。E项不是“首尾两次”是“两次”。故选AB。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文中,迷惘人雕像和小鸟都是“边缘人”,因此分析“边缘人”的形象,不要只答一个,这两个形象是相互映衬的。在明白迷惘人雕像和小鸟是小说中的“边缘人”的基础上,要根据小说中关于迷惘人雕像和小鸟动作行为和神态描写分析作答。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此类题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在内容上,可结合着寒鸦、鸽子和麻雀的形象特征,从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文章主题的揭示等角度分析作答;在结构上,一般要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等角度作答;在表现手法方面,可从衬托等角度作答。在本篇小说中,迷惘人雕像和小鸟是小说塑造的主要形象,此处写寒鸦、鸽子和麻雀的形象,自然是为塑造迷惘人雕像和小鸟的形象服务的,同时也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衬托的作用。对小说爱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主题也起着揭示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小说结构安排的题,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着小说中,迷惘的雕像与小鸟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从人物形象和社会主题的角度来阐述作者这种严谨、巧妙、出人意料的结尾给人带来的震撼,对边缘人的爱情的哀愁的关注与同情。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2)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杜牧《阿房宫赋》)

(3)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6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7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8 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 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1.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公事微殿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时中书令褚遂良市中书译语人思谦奏劾其事遂良左授同州刺史。及遂良复用思谦不得进出为清水令。谓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左肃机皇甫公义检校沛王府长史引思谦为同府仓曹谓思谦曰“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此府耳。”累迁右司郎中。

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也。”初拜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举纲目朝廷肃然。

则天临朝转宗正卿会官名改易改为司属卿。光宅元年分置左、右肃政台复以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或以为辞思谦曰“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以姑息为事耶?”垂拱初赐爵博昌县男迁凤阁鸾台三品。二年代苏良嗣为纳言。三年上表告老请致仕许之仍加太中大夫。永昌元年九月卒于家赠幽州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卷八十八)

微殿末等。译语人翻译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事微殿旧制多未叙进          坐:因为

B时中书令褚遂良市中书译语人地   贱:认为便宜

C此府耳                        望:使……有名望

D举纲目                        整顿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韦思谦“狂鄙之性”的一组是 

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     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

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      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思谦弹劾褚遂良贱买他人土地致使褚遂良被贬。后褚遂良复用韦思谦受压制外调。

B韦思谦因公事考核位居末等按旧制不能被提拔但因有大德而被吏部尚书破格提拔。

C韦思谦在宪司任职,每次见到王公,从不行下跪拜礼。他认为身为谏官,本来就应该独立。

D韦思谦为人公正有主见忠于朝廷认为做事不能无原则受到多位皇帝的信任和器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

(2)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通货膨胀的道德后果

茅于轼

通货膨胀的利弊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讨论得相当透彻了。然而经济学家的视野往往只限于经济领域,忽视了其他社会后果。我认为“通胀”的一个严重后果是降低了社会的道德水平,这一点往往为经济学家所忽视。

通货膨胀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你在银行里存的钱以及你口袋里的钱的购买力降低了,这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一位俄罗斯的退休女科学家抱怨说,她和家人辛苦一辈子积蓄的钱存在银行里,原先够花几十年,到死也不会愁缺钱花,可是通货膨胀使他们存的钱只够买一千克香肠。她的不平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个城市的劳动者遭受如此不公平的损失,一个很自然的反应是感到他有权利向社会索取所损失的财富。一个人认为社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补偿,然而又没有任何合法的渠道来实现这个补偿时,就会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甚至认为触犯法律也是正当的,因为他的社会对不起他,他丝毫不欠社会的情。当社会中这样想的人很多时,社会的道德水平将大大降低,关心社会公德的人减少,犯罪率上升,社会的安定性被破坏,其后果是极严重的。

即使通货膨胀率还相当低,不会出现在俄罗斯发生的那种情况,但它对道德的腐蚀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社会学家曾创造过一个名词,称作社会贴现率,它和经济贴现率有相似的含义,只不过把人们对未来金钱贬值的意义推广到一切未来的事物。经济贴现率越高,未来的一元钱在今天的价值越低,因而越不值得重视。贴现率上升意味着未来的盈亏没有意义。类似的,社会贴现率上升,意味着将来的金钱盈亏没有意义,只有眼前才是值得计较的。于是人们将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谓。这同样将构成一个不负责任的社会,造成不顾子孙后代,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过一天算一天的死囚型生活。社会贴现率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经济贴现率,它又直接与通货膨胀率相关联。

通货膨胀是对所有权的慢性侵袭。近几年来人们对所有权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确立牢固的所有权在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中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一切侵犯所有权的政治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旧币换新币的数额,都是严重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是饮鸩止渴。

通货膨胀使工薪阶层受到的损害最大。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如商贩、在企业内工作的职员,受到的影响就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浮动。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的环境下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会降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劳动没有被正确估价。由于责任感淡薄,政府对自己的干部的控制力降低,严重时干部会寻求第二职业,甚至收受贿赂,使整个政府的工作效率受到损害。事实上通货膨胀正是由政府收支得不到平衡而引起的,政府必定努力削减支出,所以干部的薪金往往不能随物价水平而调整,然后政府收支情况将进一步恶化。所以通货膨胀处理得不好,有一种自我加剧的趋势,尤其是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准在社会上有示范作用,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觉悟。

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但它确实存在。也正因为无形,大家对它的危害往往估计过低。

(摘编自《晚报荟萃》,有删改)

1.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后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是你所拥有的钱的购买力降低了。

B.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认为社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补偿。

C.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甚至认为触犯法律也是正当的。

D.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社会的道德水平大大降低,犯罪率上升,社会的安定性被破坏。

2.下列表述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通货膨胀的利弊虽然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但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达成一致了。

B.社会贴现率上升,会使人们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谓。

C.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旧币换新币的数额等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

D.通货膨胀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影响相对比较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浮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货膨胀不管高低,都会对社会道德产生腐蚀作用,造成不良后果。

B.社会贴现率主要取决于经济贴现率,同时还与通货膨胀有关联。

C.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环境下的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所产生的后果要比普通人严重得多。

D.因为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是无形的,所以人们对它的危害往往是无法估计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拿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材料二: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要求:请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