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猫喜欢吃鱼, 可猫不会游泳, 鱼喜欢吃蚯...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猫喜欢吃鱼,

可猫不会游泳,

鱼喜欢吃蚯蚓,

可鱼又不能上岸,

上帝给了你很多诱惑,却不让你轻易得到。

请依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联系现实,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成功拐拐弯  在成功的十字路口上,向前走未必能抵达目标,你应该换个方式,改变自己,也许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 ——题记 一条小河漂洋过海,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都洒下了它的足迹。一路上,他感受着“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意境,随风奔流,纵横于滔滔的江水中。当旅程快结束时,它来到了沙漠的边缘,心里想着:我连大海的巨浪都可以抵挡,想突破这片沙漠难道不可能吗?于是,它奋力向前冲,一步步地远离海洋,踏进沙漠。然而,它发现它的手、脚、细胞等都开始消失,只剩下它的思想了。不得已,它马上回到海洋里,休养生息,但它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穿不过去,这到底该怎么办,搔着头,苦思冥想…… 突然,周围传来一阵低沉的声音:孩子,想要过我这关可得付出代价。小河听出是沙漠的声音,便问:那到底是什么?“你必须将自己变成水蒸气,让风姐姐带你过去。”“那我不是会死吗?怎么还过得了呢?”“你从前不是这样出生的吗?只是在大洋的孕育下,成为了今天的小河。” 小河似乎想起曾经是一阵微风夹杂着小雨粒,然后朦朦胧胧便下起了倾盆大雨,自己便出生了。时间的流逝,小河离开了大洋,一股洪流浪迹海洋。慢慢地,他感觉全身轻飘飘的,自己犹如一股烟,向天空飘浮。俯视大地,下面是一片荒漠……不久,他便又恢复了真身,回到海洋的怀抱,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旅行。 还记得雨燕吗?雨燕的幼年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成长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以致它的身体不断增胖。鸟终归是鸟,天空才是它们的归宿。因此胖胖的雨燕就必须突破减肥这一关,改变自己的饮食,控制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锻炼(拍打翅膀,做俯卧撑)。小小的减肥撑起了鸟儿飞翔的天空,为它的成功助上一臂之力。 小河要想穿过沙漠,就必须化为水蒸气。 雨燕要想翱翔天空,就必须减肥。 飞蛾要想化为蝴蝶,就必须奋力破茧。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改变自己。 …… 成功与失败只在一念之间,笔直向前走还是拐拐弯,成功与失败就会不同。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此类作文一定要重视背景语的指向,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指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章内在文脉的贯通。阅读这则材料的背景语,可以发现其重心在于人的梦想(理想、目标等等)与人实际拥有的能力(才能、方向、所走的路等等)不一致。还要重视提示语的暗示,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比如本则材料,“上帝给了你很多诱惑,却不让你轻易得到”。既然不能轻易得到,就必须付出努力,可以从努力、奋斗等角度立意。既然不会游泳,那就换一条路,换一种思维,可以从拐弯、变通、换一种思路等等角度立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提示填空。(4分)

    从1931年到1940年,巴金先后创作了《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这三部作品合称为《激流三部曲》。其中《家》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     是一个性情刚烈心灵纯洁的丫鬟,对觉慧的爱却因主仆地位的差异而不可能实现,最后以死向封建专制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作为高家的长孙媳妇,温文尔雅、宽宏大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最后难产而死;     是一个生性内向,不善交际的女性,在对觉新的爱失利后,最后抑郁而终。她们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与此同时,作者预言女性必然被解放,地位必然提高,塑造了一位接受新思想、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解放的     ,她是当时女性中的先驱者,她的出现,标志着女性的崛起。

 

查看答案

仿照示例,就 “考碗族”和“奈特儿家庭”两种职场现象,做劝勉或者警醒式点评。(每则不超过40字)(6分)

示例

    软实力:是相对于知识文凭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人在职场中会唱歌或者写字漂亮或者有气质等各种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点评:软实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全面提升软硬实力才能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职场现象

考碗族:到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不捧到“金饭碗”决不罢休的一群人。

点评:                                       

奈特儿家庭:专心事业,收入丰富,却很少时间享受生的职场家庭。

点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都江堰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四川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

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条横江索桥。桥很高,桥索由麻绳、竹篾编成。在这样高的地方偷看桥下会神志慌乱,但这是索桥,到处漏空,由不得你不看。一看之下,先是惊叹。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反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觉到了它的砭肤冷气。但是,再看桥的另一边,它硬是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

离索桥东端不远的玉垒山麓,建有一座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人们在虔诚膜拜,膜拜自己同类中更像一点人的人。钟鼓钹磬,朝朝暮暮,重一声,轻一声,伴和着江涛轰鸣。李冰这样的人,是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

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略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观,对李冰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举措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B.文章第一部分将长城代表的文明和都江堰代表的文明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在作者看来,都江堰文明更能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

C.文章实际上并没有过多描写都江堰的实际情貌,而是将重点放在对都江堰所代表的文化的体验感悟上,从而将人、建筑和历史有机地混融在一起。

D.与一般的游记不同,本文作者不是单纯地描写自然景观而是立足现代,对历史上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启迪。

E.作为一篇游记,文章构思颇见用心,描绘都江堰雄伟的景观,先从主观感受写起,巧设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2.联系全文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6分)

3.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以对文化思考见长,描写自然景观不多,但极富特色,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第二部分写景内容进行鉴赏。(6分)

4.文章以看傩戏来结尾,有何作用?请分析。(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六道题)(6分)

①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⑤子曰:“为政以德,             。(《论语·为政》)

⑥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 分)

月夜

杜甫①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②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①鄜州:现陕西省富县。此诗写于作者因安史之乱被困长安之时。②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

1.有人评价此诗“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请结合诗句赏析此诗如何写“月”。(4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