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一幅烟雨牛鹭图 汤世杰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一幅烟雨牛鹭图

汤世杰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犁把翘翘直指云天,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高黎贡山西麓的雨来去无定,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农事却不能等待。阵雨初停自不必说,稍小些就要抓紧犁田耙地。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不知是躲在某棵大树下眼巴巴地等着雨停,还是蹲在自家老屋屋檐下抽着旱烟。只有那头老牛留在那里,忠实而又无奈。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实旁边就是一道弯弯的田埂,只几步就能让它站到干一些的地方。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烟雨把它淋得透湿,浑身的短毛紧贴在身上,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雨顺着老牛的脊背直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轭,滚圆的牛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

一群白鹭就在那时飞来,从阴绿模糊的背景划过,银白的身影如同闪电,在老牛四周上下翻飞盘旋。一动不动的老牛连眼都不眨。白鹭越飞越低,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老牛“哞”地叫了一声,给老朋友打着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白鹭唧唧喳喳地齐声欢呼,盘旋俯冲终至落定,一如几页湿透的情书,撒在老牛的四周。那只胆大些的竞在牛背落下,单腿而立,引颈而望,活像个临时风向标。然后它开始走动,如淑女迈着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次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

面对那个场景,时装设计师或能看到一场山野T台秀(时装表演):高黎贡山西麓,牛和鹭的联袂献演,是大与小的默契组合,既有静与动的古老元素,也有黑与白的时尚流行。诗人呢,说不定会在便条簿上记下突来的灵感:持重与轻盈相辅相成的野趣,敦实与机巧搭配的哲理,憨厚与灵慧共生的诗情。画家将一幅水墨在心头铺开,顺手拾起《老牛白鹭图》的几个细节:细雨如烟,老牛如定,木犁如船,白鹭如歌,翻开的土垡如波如浪……

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在远处躲雨的农人一直没有入画,但我相信他一直在场。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有关,他才是那个场景真正的主角。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唯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那个场景尽管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我忘情地凝视着,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那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在遥远的梦中看上一眼,暗夜醒来,泪水也会悄然洇湿枕角——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的永远的牵挂。

高黎贡山:在云南怒江西部的中缅边界附近。
1.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4分)
2.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3.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4分)
4.作者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其用意是什么?(6分)

 

1.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第二段: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2.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烟雨牛鹭图”蕴涵的美;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意对即可) 3.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4.营造出朦胧的诗意氛围;抒写农耕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抒发作者迷茫的情思。(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试题有两问,第一问的角度是景物描写的特点;第二问,不管是答喜欢哪一段,都要紧扣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一角度,并举出实例作分析。考生应先到文中找到这两段的景物描写,然后再进行鉴赏。从两段内容鲜明的对比上可以看出一个是静态描写,一个是动态描写。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把握以及对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首先应到文中找到这些人的感受,然后思考:写这些人的感受,实际上是在写什么?只不过采用了什么写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样逐步发问即可解决问题。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的是“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这是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切都在两难之中”的“两难”,暗示着答案应有两点。从文章最后一段“我忘情地凝视着,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这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等语句可以概括出作者的情感。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其用意是什么”,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答全三点,难度较大。事实上,在文中“烟雨”既是“牛鹭图”的背景,能使画面更具诗意,使农耕生活更添美感;同时,又与作者的心境融合无间。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蟹六跪而二螯               _,用心躁也。

                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__,击空明兮溯流光。

              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师不必贤于弟子。

                   ,而不知其所止。

                    ,渺沧海之一粟。

                 ,善假于物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是         ,孟浩然与      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2 分)

(2)结合全诗,赏析“松月夜窗虚”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3)请分析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4 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20分)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徙之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且圮(坍塌)。给饥民粟,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县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令民投牒(诉讼)者,必入草十斤。未几,草尽,得沃田数百顷,悉以畀(给)民。有大泽,积水,占膏腴地二十余里。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民大获利。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稍迁刑部主事。嘉兴人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疏虽留中,镂版书毁。以员外郎巡京辅,出疑者三百余人。进郎中。

迁湖州知府,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敏赂宦人嘱巡抚檄取亲讯。幼学固不予,立杖杀之。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独杨升畏祸敛迹,置之。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

久之,以副使督九江兵备。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故土城,且圮           卑: 位置低下,低矮

B.给饥民粟,修筑           俾:使

C.迁湖州知府,           甫:开始

D.御史以                   闻: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幼学“政务惠民”的一组是(3分)

①垦莱田八百余顷  ②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  ③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

④以员外郎巡京辅  ⑤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⑥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幼学任确山知县时,一方面致力于施惠于民,一方面敢于触犯权贵,严明法纪,汝宁知府担心他惹上祸端,请求上司将幼学调到中牟。

B.陈幼学在中牟任职时,组织百姓捕蝗抗灾,修复城墙,开垦荒地,开凿沟渠,治理水患,由于措施得力,政绩卓越。

C.陈幼学任湖州知府时,严格执法,为民除害;发生洪涝灾害时,他全力抗灾,虽然荒废政务,但被救活的饥民有三十四万多人。

D.陈幼学七十岁时,去职还乡,供养老母,母亲去世后朝廷曾两次征召,他都没有赴任,去世后中牟、湖州都为他立祠祭祀。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分)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分)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分)

(4)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不拘于时

A.蚓无爪牙之利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②况吾与子樵于江渚之上

B①于其身也,则师焉   孤舟之嫠妇

C①是故益圣,愚益愚   ②位卑则足

D鱼虾而友麋鹿       ②吾从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