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自从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在全球化时代,由于中华饮食文化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1.C 2.D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原文中对“和”文化思想和中华饮食的的理解,将选项带入相关语段进行比较,从原文第一自然段知道,“和”的文化思想的核心是有“中和”“融和”,可以梳理概括出中华本土饮食应该是接受和消融了外来饮食之后才能体现出这一文化思想的。选项ABD分别从肉食、亚洲其他地区的饮食和从非洲引入的芝麻等三个侧面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和”的思想。而C项的意思是中华饮食本土特性的根本,属于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基础,但不能体现中华饮食中“和”的文化思想——“中和”“融和”。故选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BC三个选项在原文中都有依据。而D项中“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的意思是在南北朝时期,“胡床”“貊盘”两种食具在中原地区被大范围推广。这与原文南北朝时期这两种食具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的意思看似接近,其实不然。因为原文中至于大范围推广的时间没有明确依据,显然是偷换了概念。故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ABC三个选项在原文中都有依据。而D项中的“因”——“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与“果”——“被世界各国认可”的关系与原文中的“因”——“中华饮食并不会失去自我”与“果”——“被世界各国认可”不相符合,其中因果关系中的“因”被偷换,因果关系也就不能成立。故选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断舍离”是日本家政咨询师山下英子所倡导的一种极简生活理念:通过“做减法”,“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让自己生活在宽畅舒适的空间,从而寻求压力的缓解和心灵的释放。

这种生活理念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

满分5 manfen5.com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3分)

2 请概括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3分)

 

查看答案

从下面这段文字中提取关于“强迫症”的主要信息,80字以内。(5分)

几乎所有人都有这种经历:比如有时会有一首歌老在脑海里响起,或者出门后总在担心屋门是否忘记锁了煤气、电器关好甚至会因此回家检查。如果程度较重,持续时间同时引起严重焦虑等情绪障碍的话,就是患上了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状一般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前者表现为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回忆、穷思竭虑等;后者表现为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计数反复洗手等。有人因为反复洗手,以致手上有一股浓重的肥皂味,有人甚至把手都洗出血来。

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神经递质失衡,从而出现各种强迫症状。强迫患者的个性特点紧密相关,比如: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等,具备这些不良个性特征容易患强迫症。目前国内的患者大约有500-1000万,80%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

 

查看答案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作为一个思想流派,                                                        。凡是在“五经”中获得知识并以“五经”的解释阐发为业的就是“儒”。

①于是就有了互相认同的凭据      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的是它的师生与经典的传授系统

③儒家之所以能够继续和维持白己的传统 ④有明确的知识基础

⑤并与其他学派划清界限        ⑥儒者以“五经”为基本典籍

A.③⑤②⑥④①    B.⑥④①③⑤②    C.③②⑤⑥④①    D.⑥①④③⑤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泛滥的负面消息中失去方向的人,内心活在阴暗之中,眼中所看到的都是卑劣、丑陋和邪恶,信念、精神被渐渐蚕食,直到走上偏激的道路。

B.近年来,以发信息等方式威胁航空安全的案件频频发生,出现此类事件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恶作剧所致,其次是当事人对社会心存怨念所致。

C.曹禺先生为中国的“莎学”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历来赞成以丰富多彩的演出形式演出莎剧,目的是让莎士比亚为广大人民所接受,成为广大人民的知音。

D.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这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