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本学段我们通过阅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大致了解了杜甫、鲁迅、毛泽东、贝多芬、沈...

本学段我们通过阅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大致了解了杜甫、鲁迅、毛泽东、贝多芬、沈从文、杨振宁等人的经历与成就。在阅读中你会发现,在他们的成长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共同点:或是某种精神,或是某种思想,或是某种行为,或是某种遭遇。请你任选某几位名人(人物不必拘泥于课本),就他们的这种“共性”展开论述。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特别提示:请注意卷面书写的整洁;

 

勇气=成功 人生之路,少有平坦,而更多的是坎坷;人生之路,少有美妙的乐章,而更多的是沉重的低音;人生之路,少有开怀大笑,而更多的是痛苦流涕……。生活中需要的很多勇气,在各种情况下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很好地证明一个人是否拥有勇气还是胆怯。成功者拥有什么?成功者拥有智慧,才华,成功者更需要勇气!在面对各种困难.挫折时,我们要有勇气面对!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公司,有一个经理为下属定了一条规矩:不准任何人走进公司的一个房间,否则开除。其他员工都照做了,而其中一个人却勇敢的走进了这个神秘的房间。他看见桌上有一封信,上面写着:给经理。经理微笑着对他说:“现在你就是我的主力了”。原来,着为经理一直在寻找一位充满勇气的人。这个故事里,勇气给人带来了以外的惊喜! 而在我的身上最近也发生了一件事:在一次写作文时,我因忘带作业本而作文没有写,这也许是我的贪婪吧。第二天早上,我匆匆忙忙抄了一篇作文教给了老师。我的心里很内疚,觉得自己好虚伪。而老师询问我们作文是否写,是否是自己写的。我很犹豫,心里也很复杂,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如果我勇敢的承认了,同学们会怎么想我!但如果我承认,我就违背了自己心中的良心,“虚伪”这2个字不停的在我脑海中漂浮!我要战胜自己心中的胆怯,于是,我勇敢的承认了。虽然这并不是很光彩,但我毕竟是有勇气坦然面对显示。我战胜了自己的胆怯,战胜了心中的“虚伪”! 有一首歌《勇气》:“我们都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是的,人人都需要勇气。我们需要它来面对一切成功与失败,我们需要它来面对一切是与非,我们需要它来面对一切一切的事物!如果只愿在平坦中漫步,不愿在坎坷中跋涉;如果只愿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荡舟,不愿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掌驼。成功时便是陶醉,失败时便是灰心丧气。 一个人缺乏勇气,就会陷入悲伤之中,不敢勇敢的面对荆棘,而要消除这种心态,唯一的解药就是——勇气!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名人的共性,重点理解“或是某种精神,或是某种思想,或是某种行为,或是某种遭遇”。可联系各个方面:爱国,同情人民,铁肩担道义,责任,努力奋进,勇于追求、追求卓越之心等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这段文字的若干句子中,句子内容有语序不当的,请找出来进行调整,使语意连贯、合理。(4分)

“安史之乱”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界标。

当时,诗人杜甫就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即使在大局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也从来没有失去信心。

在我国的诗坛上,杜甫的教育作用、美感作用和认识作用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这就是后人将其人尊为“诗圣”,将其作品尊为“诗史”的理由。

答:( )句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6分)

在清代频繁的旱灾中,最大、最具毁灭性的一次,要数清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从1876~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4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5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旱不仅使农产品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1 000万。由于这次大旱主要发生在1877年和1878年,而这两年的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

从“丁戊奇荒”的特点角度提炼3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3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4分)

莫言访谈录

《南方周末》记者

2012年10月13日上午8点,记者在莫言的书房见到了他。当时,一群外媒记者已挤在客厅中等候采访。

《南方周末》:对于你获奖后的第一反应,媒体报道有不同版本,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什么?

莫言:10月11日18点40分前后,评奖委员会通知我获奖并询问当时的心情,我说的是“惊喜和惶恐”。因为全世界那么多的优秀作家都没有获奖,他们有的八十多岁才获奖,在漫长的队伍中,相对而言我还是比较年轻的;我想,这么巨大的荣誉降落在我身上,面对世界上那么多有充足的获奖理由却没有获奖的优秀作家,我压力倍增。

《南方周末》:你说过你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尤其推崇《聊斋志异》,却不提《红楼梦》,为什么?

莫言:因为蒲松龄和我同乡,“聊斋”里的很多故事,小时候都听村里老人讲过;《聊斋志异》那精美典雅的文言文,让我读得很入迷。《红楼梦》是我早在18岁时读的,它在文学价值上当然超过《三国演义》和《水浒》,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但需要经过历练之后再去读,才能读得出它的味道。

《南方周末》:美国汉学家认为,你创作的《生死疲劳》“几乎涵盖了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所有经历,算是那个时代的纪实小说”,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莫言:这部作品是虚幻跟民间艺术的结合、社会现实和历史的结合。虚幻的部分,如生死轮回变成各种动物,但动物眼中的人间生活是现实的。虽然小说描写的历史跨度有50年,但对历史的延伸,可能是50或100年之前的。如果没有虚幻,仅仅写实,这部小说就没有生命。反之,全是虚幻的,和中国现实没有联系,也没有意义。作家的责任、本事就是写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东西,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

《南方周末》:法新社认为,你的长篇小说《蛙》是最勇敢的作品。写作的时候,你付出了比其他作品更大的勇气吗?

莫言:没有,“最勇敢”这个评价是不准确的。我1980年的中短篇,在当时都是艺术上标新立异、思想上离经叛道的。当然他们指的很可能是《蛙》涉及了计划生育。作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当然要直面现实,关心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但进行文学创作时可以有一定的处理方式。《蛙》是以我姑为原型,她从解放初开始做妇科医生,一直到退休。写这样一个人,自然要涉及从1980年延续至今的计划生育政策。写这个问题是文学创作的需要,塑造人物的需要,这个小说是文学作品。问题没有压倒文学,事件没有破坏人物,挑战性也不仅在于题材本身,还在于小说的形式和塑造人物的难度。

《南方周末》:日本爱知县一个寺庙里,有以“莫言”命名的点心,据说厨师是“红高粱家族”的读者,你怎么看待?还有,你怎么评价村上春树的作品?

莫言:我去看过爱知县的莫言馒头,和点心铺老板吃过饭。爱知县称念寺的住持是个文学爱好者,对我的小说很有研究,而且是个很好的文学活动组织者,他把我的书发给周围的信徒看,因点心铺老板夫妻是他的信众,是他建议点心铺老板做一种莫言馒头,高粱米的颜色,里面是糖和奶油,馒头还不错。

村上春树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被翻译的作品数量非常大,而且赢得很多读者的喜爱,我非常尊重他。他比我大,但心态比我年轻,与西方交流比较广泛。他关注现代生活、年轻人的生活,这一点是我无法相比的,这样的作品我写不出来。

《南方周末》:你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突然,对面来了国王和大批贵族,贝多芬从贵族中昂首挺胸而过;歌德退到路边,毕恭毕敬地脱帽行礼。你说年轻的时候认为贝多芬了不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意识到,像歌德那样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

莫言:这个故事流传甚广。当年的音乐家要依附有权势的人,他们需要被供养。贝多芬见到国王扬长而去是了不起的,而歌德留在原地,脱帽致敬,被认为没有骨气。当年我也觉得歌德软弱可鄙,而贝多芬可钦可敬。就像贝多芬说的“贝多芬只有一个,而国王有许多个”。年轻的时候,读到这句话觉得扬眉吐气。但随着年龄增长,对这个问题就有新的理【解析】
当面对国王的仪仗扬长而去且赢得公众鼓掌时,这样做其实并不需要多少勇气;而鞠躬致敬,会被万人诟病,而且被拿来和贝多芬比较,这倒需要点勇气。但歌德的教养让他跟大多数百姓一样,尊重世俗礼仪,站在路边脱帽致敬。因为国王的仪仗队不仅代表权势,也代表很多复杂的东西,比如国家尊严等。我一直反感那些不把自己当作普通百姓的人。
                                

(《南方周末南方人物》)
1.简要概括莫言获奖后惊喜和惶恐的原因。(4分)
2.在莫言看来,作家应该怎样处理文学创作和现实的关系?请结合其作品简要概述。
3.面对国王和贵族,做歌德,还是做贝多芬?结合莫言的认识,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 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 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3) 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4) 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5) 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6) 信誓旦旦,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8分)

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

相对:对着山。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时的所见所感。

(1)找出本诗的诗眼,并做分析。(3分)

(2)这首诗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