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希望孩子“孝”你还是“爱”你?
辛子
1儒家特别强调 “孝”,久而久之,孝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来无人怀疑,也无人敢怀疑。可是,如果我的孩子问我:妈妈,你希望我孝顺你,还是爱你?我会选择后者:我希望我的孩子爱我,但不必“孝”我。
2首先,“爱”是平等的,自由的,它与身份,地位,年龄和阶层没有关系; 而一个“孝”字,就区别出了身份,地位,年龄和阶层以及上下级的关系,就我个人而言,很不喜欢这种区别,因为缺乏“平等”。没有“平等”也无从谈“自由”。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心灵缺乏自由的人。
3其次,“爱”必须发自内心,是心底里真正情感的涌现,心里没有感情,是“爱”不起来的;而“孝”与内心真实的情感似乎没多大关系。与真实的情感相比,“孝”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因为你曾对我付出了,所以我现在必须“孝敬”你----如果我的孩子只是出于“责任与义务”而对我尽“孝”,却不真的爱我,说实话,我会感觉很悲哀,会认为是作为一个母亲的失败。
4此外,“爱”是广阔的,而“孝”是狭义的。一个有“爱心”的人,不仅爱父母,爱朋友,他还会爱属于他的生活,爱他所居住的环境,并因爱而怀有一份公德之心;但是,一个只有“孝心”的人,他虽然会孝敬父母孝敬家人,却不会去“孝敬”家庭外的一草一木,也不会去“孝敬”他所居住的生活环境。从这一点来说, “孝”更多的是一种私人行为,是一种私有化的品德,而非现代社会所强调的“公德心”。
5在国内时,常听到有人对孩子说:“父母辛苦生下了你,又辛苦养大了你,你长大了得好好孝顺父母”。此外,也常听到人们感叹说“母爱是无私的”——对比一下这二种说法,我总觉得他们是多么自相矛盾。既然母爱无私,为什么还期待着孩子将来的“孝顺”呢?“我是你妈,我辛苦生下你并辛苦养育了你,你长大后得好好孝顺我,才对得起养育之恩”——如果,为人母者都抱着这样的想法,现在对孩子呵护,只是为了索取孩子将来的回报,那么我觉得这样的“母爱”太自私了。我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自私的母亲。
6我希望我的孩子爱我,但不必“孝”我。因为我希望她明白生命的平等,懂得心灵的自由是多么可贵,她可以平等自由地爱我,但不必承受“孝”的枷锁;我希望她有感恩之心,但不是出于责任与义务,不是为了回报去感恩,而是认识到生命的珍贵,知道这世间万物与自己的每一个邂逅都如此不可多得,从而发自内心地对这个世界心怀一份敬畏与尊重。
1.关于“孝”,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孝”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来无人怀疑,也无人敢怀疑。可是,作者对此却不以为然,不希望孩子只对自己“孝”。
B.作为传统的“孝”,体现了身份,地位,年龄和阶层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差别,虽有自由,但缺乏平等,作者对之并不欣赏。
C.作者认为,与爱的发自内心的特点相比,“孝”与内心真实的情感似乎没多大关系。它更多的体现为一种责任与义务。
D.“孝”是狭义的,与爱不同,“孝”更多的是一种私人行为,是一种私有化的品德,而不是现代社会所强调的“公德心”。
2.关于原文的结构,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作者首先点出了自己要谈论的“孝”,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选择孝而选择爱,希望孩子爱自己,不必“孝”自己。
B.第234三段分别从三个不同方面——是否平等,是否发自内心,是广阔还是狭义等分析了爱和孝的不同,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倾向性。
C.第五段针对国内的有些观点表明自己的看法,作者不赞同“你长大了得好好孝顺父母”的说法,但对“母爱是无私的”的观点表示认可。
D.文章末段,作者希望自己的孩子爱自己而不是“孝”自己,原因之一是她希望孩子能明白生命的平等,懂得心灵的自由是非常可贵的。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如果孩子孝顺,作者会因此感觉很悲哀,会认为是作为一个母亲的失败。因为“孝”与内心真实的情感没多大关系,只是一种责任与义务。
B.作者认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会爱父母,爱朋友,还会爱生活,爱环境,并因爱而怀有公德之心,而有“孝心”的人却做不到这些。
C.关于母爱,作者一方面认为“母爱是无私的”,一方面也认为“母爱太自私了”,这说明作者对于母爱的无私与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D.作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认识到生命的珍贵,知道这世间万物与自己的每一个邂逅都不可多得,从而发自内心地对这个世界心怀敬畏与尊重。
作文(40分)
请以“生命是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主确立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定(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21分)
兽国黄昏
【美】艾伯特·马尔兹
十三岁的查理掌心里掂着一枚手榴弹。等汽车离开,他就把那枚致命的飞弹高高地投到空中。飞弹正落在汽车顶上,爆炸开来。查理满意地笑了,又抓起雪去做第二枚手榴弹。他是个矮小结实的孩子,面色苍白。他一心盼望能买些糖吃。他有个法儿能把一块奶油糖吃上半个钟头,那就是把糖放在舌头上去舔。他还想要不是星期天就好了,因为星期天工厂都关了门,他家周围冷静得像一片墓地。
他一口气跑到家里。“妈,给我三分钱,行不行?”话里含着命令的口气,“有人掉了钱在地下道通风孔里。要是我有几块橡皮糖就能把它粘上来。”法仑太太给了他仅有的两分钱,说:“这两分钱你也得还我。”“没错。”他已经忙着找绳子去了。
“唉,真是,”他妈妈说,带着他听惯了的久经患难的哀叹声。“从前,你向爸爸或我要一分钱,我们就会给你五分钱,你要五分钱就会得到一毛钱。可现在你爸爸残废了。赚钱虽少,他已经感激不尽了。”
在公共汽车停车牌旁边,他伏在冰冷的铁格子上。水门汀的沟底上布满了垃圾、雪和一小滩一小滩的水。他开始把贴在铁格子上面的身子一寸一寸地挪动,心兴奋得乱跳,而面包房橱窗的影子也在他脑中闪动。
他看到了那枚银币。他紧闭着的嘴唇上带着微笑,他把绳头儿绕了好几道,打了个结,于是把嚼得又软又湿的橡皮糖的橡皮胶缠在结上,又把底面弄得宽宽的、平平的。然后再把橡胶放进嘴里最后湿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放到沟底去。
他在聚精会神地工作。有人从他背后走过来,生得痩小,衣服破烂,约四十五岁。查理还没看见他就听见他的声音了,那人呼吸很吃力,仿佛在沉重负担下挣扎似的。查理匆匆望他一眼,又集中力量去做最困难的工作。那人默默观望了一会儿,在查理身边跪下去,用沙哑的声音说:“咦,五角钱哩?”他低头望望那摇摆在钱币上面的绳子。“那么搞太费劲,是不是?”他轻轻问道。查理没有理他。
“天这么冷,橡胶当然马上就冻硬了。”他说,“而且天渐渐黑了,你得有顺手的工具。”那人站起来往四下迅速扫了一眼,一个人都没有。他后退几步解开大衣,他上衣里有四根皮带系牢的细竿子,他熟练地把它们接上。最末一根尖端还有小小的吸盘。他走上前很利落地把竿子插入铁格子,跪下把竿子伸到沟底。“我让你看看,一个行家是怎样干的。”他若无其事地说,“另一种办法是用胶油,用胶油连镯子都能粘得上来。”“滚开!”查理用左手死拖那人的手臂。“滚开!”
那人把他挡开,一面哑声地笑,很无趣地。“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你弄不上来。何必留给别人来捡呢?”
查理站起来,走到那人背后,照他的背心猛踢一脚。那人痛叫起来。他们之间相差三十岁,但两人都矮小、枯痩而倔强。
那人前后左右瞟了瞟那寂无行人逐渐暗下来的街道。“你以为我喜欢干这个吗?他突然问,“你以为我乐意和你这样一个小孩子争夺这五角钱吗?”可是一颗几乎被捏得变成冰块的雪球正打在他额上,他用一只手按住了头,又痛又气,快要哭出来。“天快黑啦。没有顺手的工具,你弄不到手,我和你平分吧。”现在那人在哀求了。
“不干!那钱是我的!”查理气得浑身发抖。
“老天爷,我总得分一些呀!”那人叫道,声音都给羞愧和痛苦弄涩了。“这就是我的职业,孩子。我一整天什么都没有找到,你一定要分点给我,说什么也得分!”
“不分!”
那人摊开了两只手。“你这孩子!”他绝望地喊道,“如果你大十岁的话,你就会明白了。你以为我喜欢干这个吗?”
查理的嘴唇绷得紧紧的,冻得青一块白一块的脸上满是怒容。“要是我大十岁的话,我就会把你的脸打扁。”
那人痛苦地弓下腰去捡起竿子。他手按着背心,脚微跛着走了开去,不禁哭了起来。
查理站在那里浑身发抖,他的脸却像石头一样亳无表情。
天已经黑了。(有删改)
【注】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查理用含命令的口气向母亲索要三分钱,表现了查理的蛮横无理;而母亲法仑太太要求儿子归还那仅有的两分钱,则表现了家庭生活的拮据。
B.查理把贴在停车牌旁边冰冷的铁格子上面的身子一点点地挪动着,他看见五毛钱后心兴奋得乱跳,而面包房的面包也在诱惑着他的胃口,说明查理急于用这即将到手的五毛钱来改善家里的生活。
C.当约四十五岁的男人捡起竿子哭着走开时,查理站在那里浑身冷得发抖,他的脸“却像石头一样毫无表情”表明查理不想表露出胜利的喜悦。
D.《兽国黄昏》是一篇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无论是其具体的情节安排,还是每一处精致的细节描写,都具有生活的真实性。
E.小说从小空间的铁格子四周、短时间的黄昏、极少的人物、简单的情节和穷人生活的小插曲下笔,以小见大,反映出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生活。
(2) 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对查理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3) 请分析概括文中约四十五岁的男人的形象特点。(5分)
(4) 有人说查理是被社会扭曲成的一只野兽,也有人说查理体现了男孩儿的天性。你同意哪种看法呢?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认识。(6分)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回答后面问题。(11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赐金返还”,离开京城,已漫游十年之际。
(1)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5分)
(2)诗的尾联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课内背诵篇目默写(6分)(每空1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2)画图省识春风面, 。《秋兴八首·其三》
(3) ,幽咽泉流冰下难。《琵琶行》
(4)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5)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劝学》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过秦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6分,每小题2分。)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妙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
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 )(2分)
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②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③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④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⑤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⑥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郑国公严武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5分)
(2)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