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人物传记,完成各题 纳什博弈理论 张鑫 或许,人生真的就是一场博弈? 当地时...

阅读人物传记,完成

纳什博弈理论

张鑫

或许,人生真的就是一场博弈?

当地时间2015年5月23日,传奇数学家、经济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在领取了被称为后起菲尔茨奖的阿贝尔数学奖后,与夫人由瑞典返回美国,哪知竟遭遇车祸,遽然离世。世界学界无不为之扼腕。

纳什最了不起的贡献,是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博弈论坚实的理论基础。它虽然因内容非常深奥而使绝大多数人难以理解,而在被他巧妙地运用到经济学领域后,能从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正因为博弈论是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人们的决策选择以及相应的均衡问题,需要高深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论,只有像纳什这样的天才数学家才能将其成功地运用到经济学的分析中。

在现实世界中,博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但由于非合作博弈要比合作博弈普遍得多,所以博弈论主要研究的是非合作博弈,也就是各方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最后达到力量的均衡。博弈论由美国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和数理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于1944年在他们共同完成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中创立。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理论证明,使博弈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在此基础上,德国经济学家莱因哈德·泽尔滕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到动态分析,提出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概念,还证明了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匈牙利裔美籍经济学家约翰·查尔斯·海萨尼则发展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正是他们俩将纳什均衡动态化,并加入了接近现实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从而使博弈论体系更丰富,也更具有实用性,因而和纳什共同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如今,博弈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和全新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分析与研究中,成为现代经济学最重要、最时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

大多数人知晓纳什,可能还是因为数年前那部以纳什为原型、获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好莱坞影片《美丽心灵》。也许是天妒英才吧,本来就古怪傲慢的纳什在盛名达到顶峰,爱情与事业双丰收,而且快要当父亲时,却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他分别于1959年和1961年两次进入精神病医院。在两次入院之间,他从麻省理工学院辞职,提取所有养老金去欧洲旅行。他在欧洲许多城市游荡了9个月,数次去当地政府求助,希望放弃美国国籍,直到被遣送回国。昔日才华横溢的天才青年,这时候被称为“数学楼幽灵”,因为他常常穿着红色的跑鞋形容枯槁地在校园里游荡,喜欢在黑板上写下不合逻辑的公式,拿着演算好的数学公式出现在某教授的办公室。他相信外星人存在,声称和外星人说过话。他还给联合国写信,要求各国使馆支持他成立世界政府的想法。这给他的妻子带来了巨大痛苦。纳什疯后不久,他妻子艾丽西亚就提出了离婚要求。但离婚后的艾丽西亚不仅没有再结婚,而且把纳什收留在家里,保持着同住人的关系。这位坚强的女性对纳什不离不弃,坚持用爱去唤醒沉睡在另一个世界中的纳什,还承受住了他们唯一的儿子也遗传上精神分裂症的打击。

让人欣慰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艾丽西亚的努力,加上自己也从未放弃,纳什在与极难痊愈的疾病展开了长达30年的抗争后,和他的儿子一样,奇迹般地逐渐从疯癫中苏醒过来,并于1994年他66岁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用爱和意志力,用美丽的心灵创造出的人间奇迹。

恢复到正常人状态后,纳什重新开始了学术研究,2015325,凭借他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纳什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阿贝尔奖。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阿贝尔数奖被称为后起菲尔茨奖,纳什凭借在博弈方面的贡献获得了这一人生中的最高奖项,但在领奖后却意外身亡。

B.“纳什均衡”的内容非常深奥,但纳什却能够将其巧妙地运用到经济学领域中,进而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

C.纳什无愧为天才数学家,因为只有他才能够将博弈论这种需要高深数学理论和方法成功地运用到经济学的分析中。

D.纳什在博弈论方面的理论证明,是建立在《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中创立的观点的基础之上,并将博弈论带入一个新时代。

E.患病后的纳什,被称为“数学楼幽灵”,常常出现怪异的言行,但抗争的意志使他最终和他的儿子一样,从疯癫中苏醒过来。

(2)文章开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6分)

(3)纳什的一生跌宕起伏,请按时间顺序概括纳什一生的顺境与逆境。(6分)

(4)你是如何理解“人生是一场博弈”的?请结合文本及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 (2)①内容上,表达对人生深刻思考,人生就是一场博弈。②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关于博弈大师纳什学术成就和人生经历的介绍;③文章以问句的形式开篇,激发读者的阅读必趣,引发读者思考。(每点2分) (3)①年轻时在博弈论的研究上取得了非凡成就,与艾丽西亚结识,品尝爱情的甜蜜。②快要当父亲时,却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辞职后在欧洲游荡,最终被遣送回国。③在妻子的帮助下战胜病魔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④2015年获得阿贝尔数学奖。⑤遭遇车祸不幸身亡。(答出一点得1分,答全5点得6分) (4)纳什是研究博弈论的,他本身便经历了生命的博弈,他的经历让我们相信,人生是一场博弈,无论何时都要坚持,才能实现平衡。(2分)他的爱情本来是甜蜜的,但因为病魔的困扰,妻子无奈中与他离婚,应该说,这时的他是不幸的。可是,离婚后,妻子又收留了他,最终帮助他战胜病魔。从这一点说,他又是幸运的。这是幸与不幸的博弈。(2分)在幸与不幸之间,他和妻子都没有消沉,他们进行了一场生命的博弈,在经历了风雨之后收获了成功,实现了生命的平衡。(2分)其实,任何人的一生都在进行着各种博弈,只有坚持抗争和进取,才会实现生命的平衡,创造奇迹,(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人生中的最高奖项”说法错误,他还获得过诺贝尔奖,比阿贝尔数学奖级别还要高;c项,“只有他”表述错误,文中说的是“像纳什这样的天才数学家”;D项,“建立在《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中创立的观点的基础之上”说法不严密,文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建立”在基础之上这一内容。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本题所设五个选项涉及对传主经历和成就的分析,考生只要仔细审题,找到原文中对应的区间,一一对照,即可得出答案。 (2)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也就答出本段写了什么,结构上要答出本段针对全文或下文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文第一段只有一个反问句,内容上看就是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人生就是一场博弈”。从结构上看,问句开篇引人思考,标志着下文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自然而然引出下文,又总领下文。 【考点定位】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这类题目一般的提问方式是:某语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答题时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一般的答题格式为: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本题考查的是开头段的作用,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开篇点题,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等。 本文的开篇是一个反问句,这就具有引人思考、吸引读者的作用;还要考虑到反问句的特点——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据此可分析出该段的内容。从结构上看,首段只有一句话,总领全文的作用很明显,另外必须注意的是本文是传记,所以,首段还具有引出传主及其事迹的作用。 (3)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按题干要求筛选出纳什的顺境与逆境,然后按时间顺序逐一列出。本题可从如下信息中概括出答案:第三段“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理论证明,使博弈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第五段“本来就古怪傲慢的纳什在盛名达到顶峰,爱情与事业双丰收,而快要当父亲时,却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他在欧洲许多城市游荡了9个月,数次去当地政府求助,希望放弃美国国籍,直到被遣送回国”;第六段“让人欣慰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艾丽西亚的努力,加上自己也从未放弃,纳什……奇迹般地逐渐从疯癫中苏醒过来,并于1994年他66岁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七段“2015年3月25日,凭借他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纳什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阿贝尔奖”;第二段“与夫人由瑞典返回美国,哪知竟遭遇车祸,遽然离世”。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这是传记阅读必考考点,这类题目常见提问方式有:……原因有哪些?×××的某方面表现有哪些?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篇,整体感知文本,弄清楚写什么人,叙什么事,分几个部分,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基本倾向是怎样的等等;然后阅读题干要求,明确筛选目标,审准筛选范围(区间),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认真研究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需要提取的信息点理清之后,还要注意答案的加工整合,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有些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词语表意不明确的,要使之明确化。尤其要注意将那些零散的、描写具体的信息材料,归纳并梳理成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要点,不能什么都照抄原文。确实能摘抄的,也要适当加以转换。概括的内容往往不止一点,一定要分点列举、分条作答。本题题干“纳什的一生跌宕起伏”提示考生,答题的信息散见于全文,这就要求考生仔细阅读全文,筛选出相关的语句,然后逐一整合,得出答案。考生容易忽略的是题干中的“时间顺序”,这就要求考生审题要仔细,并且组织好答案以后一定要“回头看”,用自己的答案与题干要求仔细对照,以避免失分。 (4)试题分析:本题既是考查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也是考查对文本主旨和传主思想品质的理解。在本文中“博弈”是有双重含义的,既是指纳什对“博弈论”的研究,也是指纳什与命运的“博弈”,因此考生在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指出这两层含义,然后再列举纳什的人生经历来说明纳什是如何与命运博弈的就可以了。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探究题,借用文本中的一句话来分析传主的行为或作者的观点,探究文本的主旨。答题时首先要读清题干,明白命题人让探究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要明确要求是联系全文还是联系现实,按要求答题。这类题目答案可能是开放的,也可能是不开放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格式有:①观点+文本,②观点+事例,③文本+现实+观点。本题的答案是不开放的,答题格式可采用“观点+文本”式。解答首先明确自己的理解,也即解读句子“人生是一场博弈”的含义,然后用传主的经历或品质来验证这一含义,再联系现实谈自己观点即可。组织答案时注意观点鲜明,自圆其说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两个句子是“                          

(2)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                           ”借月烘抒发别离之情。

(3)《桃花源记》中,“                        ”描述了武陵人初到桃花源时,第一次受到热情招待的情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哪个字?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说明。(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刺史时期
1.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  (5分)
2.试赏析尾联中字的妙处。(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其为人。及昭宗为李茂贞所迫,将出奔太原,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因以为河东监军。其后崔胤诛宦官,宦官在外者,悉诏所在杀之。晋王怜承业,不忍杀,匿之斛律寺。昭宗崩,乃出承业,复为监军。

晋王病且,以庄宗属承业曰:“以亚子①累公等!”庄宗常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庄宗在魏,与梁战河上十余年,军国之事,皆委承业,承业亦尽心不懈。凡所以畜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而成庄宗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自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及诸公子在晋阳者,承业一切以法之,权贵皆敛手畏承业。

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②,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庄宗乃置酒库中,酒酣,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宝带、马为赠,庄宗指钱积呼继岌小字以语承业曰:“和哥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承业谢曰:“国家钱,非臣所得也。”庄宗以语侵之,承业怒曰:“臣,老奴使,非为子孙计,爱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庄宗顾元行钦曰:“取剑来!”承业起,持庄宗衣而泣,曰:“臣受先王顾托之命,誓雪家国之雠。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国事,不愧于先王矣!”阎宝从旁解承业手令去,承业奋拳殴宝踣,骂曰:“阎宝,朱温之贼,蒙晋厚恩,不能有一言之忠,而谄谀邪!”太后闻之,使召庄宗。庄宗性至孝,闻太后召,甚惧,乃酌两卮谢承业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愿公饮此,为吾分过。”承业不肯饮。庄宗入内,太后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公,已笞之矣。”明日,太后与庄宗俱承业第,慰劳之。

卢质嗜酒傲忽,自庄宗及诸公子多见侮慢,庄宗深嫉之。承业乘间请曰:“卢质嗜酒无礼,臣请为王杀之。”庄宗曰:“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承业起贺曰:“王能如此,天下足平也!”质因此获免。

①庄宗小字亚子  蒲博古代的一种博戏,亦泛指赌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王病且           革:急,重

B.承业一切以法      绳:约束

C.承业奋拳殴宝        踣:跌倒

D.太后与庄宗俱承业第         过:经过
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成庄宗之业者         举世非之不加沮

C.庄宗语侵之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D.不能有一言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哀”是活用现象,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A庄宗常事承业

B承业宝带、马为赠

C国家钱,非臣所得

D国事,不愧于先王矣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承业虽是宦官,但他做人的风格深得晋王的喜欢,这也是他后来能够保得住性命并受顾命之托的原因之一。

B.张承业在庄宗与后梁相持于河上十多年里,在后方负责招兵买马,聚钱积粮,督促耕织,在前线亦能奋勇杀敌,肝脑涂地。他是庄宗最后能成就霸业的最大功臣。

C.张承业不仅责任感强,而且耿直敢谏,在庄宗想从他那里要国家的钱作私用时,宁死不屈,并挥拳怒打拉他的阎宝,其勇气实在可敬。

D.张承业也很有智慧,当他知道庄宗很恨卢质时,他假装说要替庄宗杀掉卢质,实质上非常巧妙地保护了卢质,也为庄宗保住了一个安邦定国的人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为学一首示子侄

彭端淑①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弗之怠,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②而下,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归而告以状,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①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清代名臣、《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昀,为解元时即得彭端淑提携,后成为清代学术界权威。②买舟:租船。
1.下列对划线句子的划分中正确的一项是:(  

A.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B.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C.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D.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2.与“归而告以状”在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久而弗之怠

B.贫者语于富者曰

C.子何恃而往

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未能也”中“尤”通“犹”。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B.“卒于鲁也传之”中“鲁”指“鲁钝的曾参” 曾参虽然天资鲁钝,但勤奋努力,日三省其身。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C.“吾欲之南海”中的“之”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4.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头便从难易问题下手,作者认为天下之事的难易是相对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习也是如此,只要脚踏实地去学,没有掌握不了的学问。

B.第一段完全以论述的笔墨出之,明白地摆出了自己对学问之道的看法。在说明了难易的辩证关系之后,作者便引出了下一段智愚的问题。

C.文章还通过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一则寓言,进一步说明难易与成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志者事竟成,贫者凭着一瓶一钵和坚定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D.全文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一开始便从天下事“难”与“易”的不同落笔,指出在学习中“难”与“易”是相对的,文中虽含有较多艰深的文词,旁征博引,富有雄辩的力量,切合题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