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对联内容与横批匹配最为恰当的是(3分)( ) A.横批:百花齐放 向阳花...

下列各项对联内容与横批匹配最为恰当的是(3分)(  

A.横批:百花齐放    向阳花木三春秀|得意马蹄一路风

B.横批:彩云追月    彩云片片显吉祥|月光屡屡照前方

C.横批:马到成功    有志宝驹奔大道|马跃前程步步高

D.横批:喜气盈门    月下赶黄彪|龙马壮精神

 

C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对联内容与横批匹配最为恰当”,也就是说不仅要看对联的内容,还要看横批的容,同时还要关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A项内容可以与横批“一马当先”对应;B项内容未体现“彩云追月”;D项搭配不当,横批“喜气盈门”可以和“喜居宝地千年旺,一帆风顺年年好”搭配。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5年CCTV贺岁杯一一中韩女子九球赛日前落下帷幕,冠军付小芳在接受采访时谦虚地说,这次比赛能够获胜一定要感谢对方的承让。

B.27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尹相杰吸毒案发布评论,文章称许多艺人甘愿自毁前程的原因归根究底就是有钱有名太任性所致。

C.本轮巡视组首次实行“一托二”的形式,这将有利于尽快实现今年内完成对中央管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的目标。

D.许多网民担心类似“狗头金”的事件重演,他们不仅希望能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改,甚至从现行法律上进行质疑。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挪威上空的极光,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只知道自己被那些       的美,深深地吸引和陶醉了。

②有时候,人就是那么      ,明知不可为,却拼命去做;有时觉得很简单,结果却撞得遍体鳞伤。

③就像语言的学习,学的只是理论,效果还需要自身去实践;现实中,也存在很多          的现象。

A.不可言传    不可理喻   不可言喻   B.不可言传   不可言喻  不可理喻

C.不可言喻    不可言传   不可理喻   D.不可言喻   不可理喻  不可言传

 

查看答案

作文 (50分)

书,与时空相随,它承载着悠悠历史,幻化着浩浩自然;书,与人生相伴,它浓缩着人间冷暖,演绎着生活悲欢。书里的世界,与书外的世界同样缤纷;书外的世界,与书里的世界同样灿烂。

根据以上文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读书体会,写一篇文章。注意:①、具体文题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要求写一段话,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表现“喜悦”的心情,不少于30字。(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18分)

 

李国文

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才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在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荫下的长椅歇腿。

那时候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是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么,这世界上也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还是在公园,无论是小院的树木,还是马路上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都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读树如看人,尤其是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度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的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斗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生活轨迹。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长的缘故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使她显出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丫、萎缩的树干、不太振作的针叶,留下了太多岁月的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了她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了。老树的光辉,已是昨日的事情。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着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就可以听到白杨树硕大的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则没有这一份热闹。

放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翠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宜人的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看书,看压缩在书中的空间和时间;看树,阅读大自然,那可是活生生的大块儿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的话,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文字平实,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将眼前的客观事物与对人生的思考自然地结合在一起,阐述了“读树”带给人的无穷启示。

B.第一段写书市中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是为了说明自己难与年轻人“赛力气”,这也与后面写人的世界和新人辈出等内容相呼应。

C.文章将“书”与“树”这两种记录人世与自然变迁的事物巧妙而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主要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界新旧事物更替的感慨。

D.作者认为“树和人一样”“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文章第二段到第五段比较充分地表现了古树和新树的特点,为最后两段的深化主题作好了铺垫。

    E.本文告诉我们:只要善于用眼睛去捕捉,用心灵去体悟,一切都是可以读的,作者就是借助太庙里有着丰富阅历的古树来抒发对人生的思考的。
2.如何理解“老树”与“新树”的寓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分
3.文章第三、四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4分
4.请结合全文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