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①,所幸慎夫人,今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糜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诛无罪。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

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②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③乡改④正服⑤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

                                             (选自《史记·孝文帝本纪》,有删改)

【注】①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②世:古代以十年为一世。③廪廪:犹庶几,渐进。④乡改:更改历法。⑤正服:更改服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示敦朴,为天下     先:做榜样

B.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不有死   靡:倒下

C.以寒暑之数     离:遭遇

D.德厚天地     侔:比得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     嬴而不助五国也

B.上发御府金钱赐之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C.专务德化民     不赂者赂者丧

D.善人治国百年     厚,君之薄也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B.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C.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D.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注重休养生息,反对大兴土木。他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就自动停止了。

B.文帝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他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甚至严格限制慎夫人穿衣用度,为民做节俭的榜样。

C.孝文皇帝有着比较进步的生死观,他认为死是事物的自然归宿;对侍丧葬也主张节俭,反对厚葬等奢侈攀比的习俗。

D.孝文皇帝功德显赫,恩惠遍及四海。他去世后,后人给予他很高的历史评价,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无溢美之词。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二)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3分)

(2) 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3分)

 

1.B 2.D 3.B 4.D 5.(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羞”、“何以台为”,每点1分,通顺1分) (2)(文帝)专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关键词:“是以”1分,句式1分,句意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位置推断法、语境推断法、词性推断法等。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可知选项B“靡”应译为“没有,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虚词的用法主要和几个方面有关系:在句中的位置、前后词的词性、固定句式。D项都是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介词,和/动词,结交;B项副词,于是,就/副词,才;C项介词,用/连词,因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文句内容有大体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同时也要借助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代词等来判断。本题画线句子是“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也”句末语气词,“汉”“至”“德”等为句首词,抓住这些词语再结合句意可知选项B正确。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 选项D项从文章结尾可判断“无溢美之词”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羞”,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羞”;“何以台为”中“何……为”固定句式,译为“还要……吗”或“对……怎么办”。第二句中“是以”译为“因此”,状语后置句“ 兴于礼义”即“于礼义兴”。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 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而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加官进爵)使他们显贵,用恩德回报他们,尉佗于是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汉与匈奴相约和亲,匈奴却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意给百姓带来烦扰和痛苦。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趁此机会赐给他木几和手杖,(以表示关怀他年纪大,可以免去进京朝觐之礼)。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言说事,虽然直率尖锐,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把他们下交给执法官吏处理。文帝专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 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留下遗诏:“我听说天下万物萌芽生长,最终没有不死的。死是世间的常理,事物的自然归宿,有什么值得过分悲哀呢!当今世人都喜欢活着而不乐意死,死了人还要厚葬,以致破尽家产;加重服丧以致损害身体。我认为很不可取。况且我生前没有什么德行,没有给百姓什么帮助;现在死了,又让人们加重服丧长期哭吊,遭受严寒酷暑的折磨,使天下的父子为我悲哀,天下的老幼心灵受到损害,减少饮食,中断对鬼神的祭祀,其结果是加重了我的无德,我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呢!我有幸得以保护宗庙,凭着我这渺小之身依托在天下诸侯之上,至今已二十多年。依靠的是天地的神灵,社稷的福气,才使得国内安宁,没有战乱。我不聪敏,时常担心行为有过错,使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受羞辱;岁月长久了,总是担心不能维持始终。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将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下诏给御史:“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了关卡桥梁,处处畅通无阻,边远地区也是一样;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他杜绝各种嗜好,不受臣下进献的贡品,不求一己之私利;处治罪犯不株连家属,不诛罚无罪之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对使人断绝后代的事看得很重。我不聪敏,不能认识孝文皇帝的一切。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功德显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广施,遍及四海,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 太史公说:孔子曾说“治理国家必须经过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克服残暴免除刑杀了。”这话真是千真万确!汉朝建立,到孝文皇帝已经历了四十多年,德政达到了极盛的地步。(孝文帝)已逐渐走向更改历法、服色和进行封禅了,由于他的(谨慎)谦让,(改制)至今尚未完成。啊,这难道不就是仁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

其女往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晏子闻之,笑曰:“婴其耽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令内之。

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问焉,曰:“所忧何也?”对曰:“君树槐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刑,又不以私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而已。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君。”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今君穷民财力,以美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民之明者。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僻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树槐                    通“悬”,悬挂

B.不                        益:增加

C.又不以私害公法              恚:怨恨

D刑杀不称,民之深者          贼:盗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吏拘之,且加罪                ,月出于东山之上

B.进问焉                          拔剑切啖之

C.去其腥臊而已                    此数用兵之患也    

D.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可乎?      皆出于此乎?
3.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B.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C.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D.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因喜爱槐树而发布命令,碰撞槐树者受刑,损伤槐树者处死;有人因喝醉酒碰撞了槐树,遭到拘捕,并被判罪。

B.撞树者的女儿说自己很希望做晏子的侍妾,晏子知道事出有因,便同意见她,询问并耐心倾听她的诉说。

C.撞树者的女儿就其父误撞槐树一事向晏子进言,认为父亲虽该被处死,但不应因此伤害国君的大义,最终打动了晏子。

D.晏子劝谏景公,认为把槐树的威严和君主相提并论,悖逆民心,难以有效地治理国家,最终使景公幡然醒悟。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甚矣!吾将为子言之君。”使人送之归。(3分)

(2) 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争议海域内中国执法船和护渔船遭到他国舰船的无理跟踪、骚扰甚至恶意阻挠,军地进行了海上联合维权演习。

B.27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尹相杰吸毒案发布评论,文章称许多艺人甘愿自毁前程的原因归根究底就是有钱有名太任性所致。 

C.本轮巡视组首次实行“一托二”的形式,这将有利于尽快实现今年内完成对中央管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的目标。

D.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济阳的“三轮大爷”不但进入三轮车禁行区域非法停车载客,而且辱骂、拉扯执法交警,这实属是藐视法律尊严的违法行为。

B.刘翔退役之所以被人关注,一是因为他在田径赛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二是因为他背后的商业运作气息屡屡被人诟病。

C.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对促进沿途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

②或描绘动人的场景,或抒发美好的情感

③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词藻装饰起来的

④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

⑤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⑥华丽词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

A.②③⑥①⑤④  B.①⑤④②③⑥   C.③⑥①⑤②④    D.②⑤③④①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香港非法“占领中环”活动的结束,香港特首梁振英提醒广大市民,要深刻反思一下香港究竟应该追求怎样的民主的问题?

B市安监局近期检查了部分酿酒企业,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厂区设计不合理,消防设施不齐全,应对措施不完善等,这些都是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

C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四川大学举行颁奖典礼,向乐黛云、陈悖、谢天振等九位在比较文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颁发了“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

D李光耀强行将英语作为新加坡中小学的第一教学语言,并反对将华人方言如粤语、闽南语等列入学校教程,以免因国人说多种方言而造成社会分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