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 登扫叶楼记 [清]管同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

登扫叶楼记      [清]管同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注释】石头:指石头城。本段中钟阜、芙蓉、天阙均为山名。 四望:四望矶,山名。
1.作者说“思舍是而他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1分)
2.划线句“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在文中的作是 __________。(3分)
3. 对“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即使是乡间所认可的奇观胜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B.虽然是乡人都认为的奇观胜景,凭什么强加于人呢

C.即使是以前所认为的奇观胜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D.虽然是以前所认可的奇观胜景,凭什么强加于人呢
4.作者写扫叶楼景色的观察顺序是先     ,后     。(2分)
5.北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曾引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之叹,本文作者表达了对“奇胜之景”怎样的认识?试比较两者在写作意图上的差异。(4分)

1.(1分)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 2.(3分)以遍游江宁各地(1分)写出“江宁奇胜”之多(1分),为后文写“扫叶楼”更胜一筹作铺垫衬托(1分)。 3.(2分)C 4.(2分)远观 俯瞰 5.(4分)本文的认识:奇境即在半里外。(1分)王安石重在“贵远”,管同重在“贵近”。(1分)王安石强调要“志、力、物”三者结合,才能至远。(1分),而管同针对人们轻“易”重“难”的心理,指出行事不应该好高骛远,在眼前得之容易的事物中,也有着使人赏心悦目的内在价值,只要具慧眼,就能发现。(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原文是先说“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意思是“认为江宁一带的奇丽的山水,都在这里了”,接下来说“思舍是而他游”,意思是想放弃这里而到其他(远处)游览,前为因后为果。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文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从两个方面分析:从内容上看,具体写出了游览江宁各地景物,写出了江宁奇胜之多;从结构上看,这几句在文中开头,为下文写“扫叶楼”更胜一筹做铺垫衬托。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选项C正确。关键词要理解正确:虽,即使;乡,先前。答题时要结合语境翻译,特别要注意古今词义不同的字。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词句理解。由“起于岑山之巅”可知是远观;由“及其上登” 可知是俯瞰。答此类题目时先要理解文意,抓住关键词,扣住题干要求,准确运用术语作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本题先要回顾《游褒禅山记》,并对全文按题干要求进行梳理,得出王安石的写作意图:王安石重在“贵远”, 强调要“志、力、物”三者结合,才能至远;再结合本文分析管同的写作意图:管同认为奇境即在半里外,是“贵近”, 只要具慧眼,就能发现。答题时扣住“认识”和“差异”作答。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文言翻译】 从我回到江宁后,喜爱上这里奇丽的山川美景,空闲时曾与朋友登上石头城,游历钟阜山,在后湖泛舟(游乐)。南面远至芙蓉山、天阙山诸峰,北面攀上燕子矶俯看急流汹涌的江流。我认为江宁一带的奇丽的山水,都在这里了。(因此)有朋友邀请我(游览江宁一带),就感到厌倦了,想放弃这里而到其他(远处)游览。 但是,在四望矶上有扫叶楼,离我家不到一里之地,竟然从未去过。辛酉年秋天,金坛的王中子到我家探访我,说起扫叶楼,于是两人便一同去那里。这座楼建在(四望矶的)小山之顶,(山上)土净石秀,(小楼)傍大树茂密,山风西面吹来,落叶纷纷,(满地的)青黄两色的叶子堆叠交杂,绚烂得像一幅织绵。等到(我们)向上登上(扫叶楼),(放眼看去),这里近接城区市井,远连江心小岛;云烟缭绕的村舍,沙滩边的水鸟,江中的风帆,(这些)幽深而旷远、瑰丽而奇特的景色,全都呈现在案头席边。即使是以前所认为的奇异美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大凡人的感情,喜欢追求远离自己的东西,而遗弃眼前的事物。这大概是远离的东西,获得它一定很艰难,则把它看得很重,即便是没有什么可获得的,也不在意;在身边的东西,得到它一定很容易,则把它看得很轻,即便会有所获得,也不当回事。我的见识,自认为还能远离世俗(高于一般人),却也不能知道奇丽景观就在半里之外,竟到了厌倦近处的美景而想远游的地步,(由此而看),那么我平生的行事中与此相类似的情况,哪里能计算得尽啊! 虽然如此,(但这一次)因王君来访而使我没有最终失去近处的美景,这就是古人把对自己有教益的朋友,看得很重的原因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7分)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①东汉初年的严子陵,辅佐刘秀打天下以后,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昔人多说严光垂钓实是“钓名”
1.“行香子”是这首词的                    (1分)
2.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叶舟轻,双桨鸿惊”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

C.作者写到严子陵,是想效仿他的归隐之心。

D.“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中的“但”强调自然永恒的意思。
3.本词中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查看答案

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于是余有叹

B.观于大海,知尔丑//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C.其善下之//又悲夫古书之不存

D.予亦悔随之//或咎欲出者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闻道百//客有吹洞箫者

B.酾酒临江//以为莫己若

C.束于教也//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我之谓也//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A.泣孤舟之嫠妇//而轻伯夷之义

B.火尚足以明矣//盈科而后进

C.不知东方之既白//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故能成其圣//侣鱼虾而友麋鹿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中不全是通假字的一组是(  

A.举匏樽以相属//拘于虚也

B.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人卒九州

C.冯虚御风//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D.击空明兮溯流光//不辩牛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