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14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

文言文阅读(14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用善骑射,杀首虏           首虏:俘虏的首领

B.军亡导,或失道               失道:失去道义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悛悛:小心谦恭,诚谨忠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今如此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而秦武阳奉地图,次进

B善骑射,杀首虏多/亡郑以陪邻

C.广将兵,乏绝之处/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百姓闻之,老壮皆为垂涕/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2分)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③专以射为戏

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功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3分)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3分)

1.D 2.A 3.D 4.D 5.(1) 这时适逢日暮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怪,形容词意动) (2)到他死时,天下人不论认识他不认识他的人,都对他尽情哀痛。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文言文实词,除了依靠平时在课内知识的积累与不断复习外,还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A项的“首虏”,依据语境可知,它是“斩获敌人首级”的意思。B项的“失道”依据“军亡导”“后大将军”可知“迷失道路”。C项“曲折”显然解释错误。“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意思是说,大将军卫青想上书向天子报告详细的军情。曲折,指委曲详细的军情,而不是指道路弯曲。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B项的两个“用”都是“因为”意思;C项的两个“之”都用在主谓之间取独;D项两个“无” 都是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无论”。而A项的两个“以”,前一个是“率领”;后一个是 “按照”之意。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句①为李广迷敌之计,与对部下“宽缓”无关;句②分赏赐给部下,自然是对部下宽缓;句③说李广的爱好;句④说李广对部下的态度;句⑤是李广自责,并为校尉开脱;句⑥是写军中对李广自刎的伤痛之情。可见答案只能是D。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名师点睛】筛选文中信息的解题策略: 1.注意陈述主体是否一致。在文言文信息筛选题中,经常存在某些被选文句的陈述主体与题干不一致的情况,而这些文句大多数恰恰是应被排除的选项。因此,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看所选文句的陈述主体是否与题干一致。2.注意主体关涉的对象是否一致。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与所选文句透露的信息的契合不仅表现在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上,也表现在两处关涉对象的一致性上。3.明确信息的意义指向。对主体和对象的确认,是为准确筛选信息打下的两个漂亮的外围歼灭战,要最终选出正确答案,还要理解表达信息的概念内涵,明确所要筛选的信息的意义指向。4.梳理文意句意。对所选文句所在文段大意的准确把握,对所选文句与相邻文句间语意关系的正确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错误选项的干扰。5.辨明行为、品质与功绩、影响等。有些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与所选文句透露的信息有相符相似之处,但题干要求选出的是行为、品质,而文句反映的却是结果,遇到这种情况要认真辨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之错在“面对处罚”这一句曲解了文意,“刀笔”,古代竹简上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公文案卷之事叫做刀笔,后世多指写状子的事。刀笔吏,指诉讼的官吏。“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是李广自己说的话,表明他不愿面对刀笔吏,而不是无力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会”恰逢,“终”始终,“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怪。(2)“及”等到,“知”知道,认识,“尽哀” 尽情哀痛。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将军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人。世代传习箭术,李广以良家子弟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他善骑射,斩敌首级很多;跟从太尉亚夫攻击吴楚军部,夺得敌方军旗,在昌邑一带名声显赫,以力战出名。匈奴大举入侵上郡,远远望见匈奴几千名骑兵。李广的百名骑兵也大为惊恐,想回马奔逃。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此情况,我们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立刻被杀光。现我们停留不走,匈奴定会以为我们是大军谤敌的,必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离匈奴阵地约二里处俘下来。解下马鞍,让士兵们也都放开马随便躺卧。时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偷袭他们,因而领兵撤离了。 李广驻军右北平,匈奴听说了,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数年间都躲避他,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货踢就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家中没有多余财物,终不谈及家产的事。李广不善言谈,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造,一直到死。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和不苛刻,士兵因而爱戴他,乐为所用。后来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征伐匈奴。出塞后,从东路进兵。部队的向导逃跑了。于是迷了路,落在了卫青的部队之后。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军情。李广说:“校尉们无罪,是我迷失道路。” 到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年轻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丑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老少都为之落泪。 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居上住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得像乡下人,不善言谈,可在他死时,天下人不论认识他不认识他,都对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彼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情感:刻骨铭心!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不得改编故事。②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③要有细节描写。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3分)

本报北京5月16日讯:在今天举行的中国少年科学院第三届小院士表彰大会上,徐芳硕等来自全国的50位小院士受到表彰。这是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全国少儿中开展体验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活动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是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科学院为引导和鼓励少年儿童学习科学家精神,热爱科学,参与科普实践活动而设立的最高荣誉称号。小院士表彰活动作为2004年国家“科技活动周”的重点活动,在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的同时,重在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查看答案

修改下面两个加线的句子,使之与所给的上联或下联构成两副完整的对联。(4分)

(1)上联:心中塞外,依山楼榭尽白日;

     下联:在睡梦里游江南,临绿水的轩斋点染轻轻烟雾

(2)上联:晋阳湖,碧波粼光闪烁,碧绿的湖水荡漾

     下联:天龙山,峻岭绵绵,青山起彼。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 ②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 ③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 ④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⑤做了许多大型试验 ⑥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A②①⑤⑥③④     B①②⑥③④⑤

C②⑥③①⑤④     D①③⑤④②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B.“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工作。

C.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D.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