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闲居遣怀十首 唐·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闲居遣怀十首

唐·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1.诗中的“闲”体现在哪些地方?

2.姚合的诗追求“静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赏析。

 

1.听鹤唳;望秋山;赏绿萍;看青苔。, 2.环境幽静:听鹤唳和望秋山,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满池的绿萍,斑斑点点的青苔,静态的景物,更是环境幽静的体现。心境清静:没有徭役的烦扰,清闲;“料无车马客”没有人事官场往来,心里清净。环境清静是心灵清静的折射,对“静趣”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解析】 1.题干问的是“诗中的‘闲’体现在哪些地方”,首先应注意审题,“闲”,悠闲,闲适;“哪些”,说明答案不止一点;然后明确答题的方向,“闲”是人的心境,故应体现在人的动作行为之间,故应到诗歌中找人的行为。诗歌首联说“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直接言“闲”,可见“闲”应表现在下文;“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中间两联是写人物的活动,从“倚松”“听鹤唳”“策杖”“望秋山”“赏绿萍”“看青苔”等活动中可以看出“闲”之心境。 2.题干问的是“姚合的诗追求‘静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赏析”,这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首先应理解题干中的“静趣”这一概念,然后才能明确答题的方向。“静”,既可以指客观环境的幽静,也可以指主观心境的清静。从诗中来看,首联和尾联都侧重于诗人之心境,道明心静之原因,“身外无徭役”“料无车马客”;颔联和颈联是写自然环境之幽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小题。

江天一传

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公与他县相掎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借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令傅岩其才      奇:认为……奇异

B麾下狼兵于途      哗:喧哗

C以少骑天一于绩溪  缀:牵制

D大帅天一甚急      购:悬赏捉拿

2.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B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C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D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一有着纯厚的本性,深受歙县县令傅岩喜爱,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拨他为第一名,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

B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听说江天一的名声,便委任他为监纪推官,任职后天一对佥事金声说明徽州地势险要而绩溪那一面正当交通要道,那里地势特别平坦,必须多加戒备,于是在绩溪筑起了丛山关。

C江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没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出门大叫我就是江天一,于是被逮捕。清军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释放他,但他却大义凌然视死如归

D这篇文章表现了江天一不计贫贱的秉性以及以读书为乐的超然心态。作者为明清鼎革之际抗清义士江天一立传,重点叙其智谋和失败被捕、慷慨就义的经过,以顺叙为主,间用补叙、插叙,有详有略,笔法灵活有致。

4.把下列文中画横线句子和课内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告别语

铁凝

这是二楼闲置的一间客房,窗子朝北,窗外是邻居的前院。朱丽每次来舅舅家,都住这间。前几次,朱丽没怎么留意这个房间。她常常一大早就出门购物,客房只是她睡觉和存放购物收获之处,每次离开时,壁橱里都堆着一些被她遗弃的装衣服的纸袋子。北京的舅舅对朱丽很疼爱,总是给她一些钱买东西。但在她眼里,舅舅是个趣味狭窄的人,舅舅的房子太大,舅舅的语汇太少。

朱丽留意起客房,是这次为逃婚而来舅舅家之后。携了这样的事情来投亲,朱丽沮丧又难为情,哪儿都不去,关了手机,也不见人,整天在客房躺着。

一日,喧闹的声音从窗外的院子传来,异常清晰。二楼的这间客房,似乎格外便于收集声音。从前她怎么没有发现?

像是主人出来送客,一些男人、女人的寒暄,还有主人对孩子的提醒:“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之后是短促的安静,大人们都在等候这位“小宝”的“再见”,可是,迟迟没有听见孩子发出的告别之声。

一连许多天,邻居的院子总是很热闹。那句她已经熟悉了的提醒句源源不断飘进窗口:“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或者“小宝,和爷爷、奶奶说再见!”然后照例是短暂的安静。她看见的小宝,要么听而不闻地摆弄一辆遥控越野吉普车,要么跑向草坪,爬上那只摇椅摇着自己……

朱丽一边觉得这小宝不懂礼貌,一边感叹做个孩子也挺不容易,非得随着父母对那些他根本不认识的大人说“再见”。她由小宝想到自己,和自己那场没结成的婚。在婚礼上,朱丽突然看见特地打扮一新的母亲下眼眶似有淤血。她紧盯住母亲,在心里说服自己那不过是岁月累积起来的错觉,父亲和母亲早已离婚,怎会再殴打母亲呢?可她还是不顾一切地跑了,就像逃离一场她以为会到来的如母亲般的命运,连个“再见”也没对大家说,连个招呼也没跟与自己相恋多年、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新郎打。

每次想到这里,朱丽就赶紧打断思路好像若不打断,她已知的各种谴责便立刻潮水般向她涌来。她对付不了这些,如同她不能担当一场婚礼。

初夏过去,暑天袭来。

一个下午,朱丽迷迷糊糊之中,窗外的声音再一次飘进房间。她又听见早已熟悉的提示:“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小宝,和露露说再见!”

朱丽继续迷糊,兼听那必然到来的短促的安静。她果然“听”见了那短促的安静,之后是主人、客人寒暄着告别,杂以孩子们稚嫩的嘁嘁喳喳。接着她耳边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童音:“再见!”那童音分明是小宝的。

所有人都听见了这声“再见”,这是个宝贵的时刻,犹如盲人睁眼,哑人发声。

“再见!”小宝说。

“再见!”另一个童音呼应着。

朱丽迅速从床上爬起来赶往窗口,像是怕错过什么,又以为是听错了什么。她看见门廊下站着小宝和家中大人,另外一对男女,正领着一个身穿印花连衣裙的小女孩往院子门口走。

这前所未有的“再见”之声原来是两个孩子之间的道别,与他人的引导无关。

“再见!”小宝放大了声音,有点扯着嗓子。

“再见!”露露站住不走了,也有点扯着嗓子。

“再——见!”小宝拖着长声跺起脚来仿佛对“再见”这个词不依不饶。

“再——见!”露露也拖起长声,像是要迈步跑向小宝。两人无休无止地“再见”起来,好似耍贫嘴,逗乐子,“人来疯”。

小宝更激烈地踩着脚,弯下腰,拼尽全力高喊着“再见,再见,……”他顽强地、势不可当地向露露表达着再见的意愿。到后来,憋红了小脸,捯着气,以至于那“再见”声变得哆哆嗦嗦,听上去就像是“再哎哎哎哎见!再哎哎哎哎见!”

这实在不像耍贫嘴,逗乐子,“人来疯”。

那像是欢欣和绝望情绪的一种混合,激烈而壮观。像冰河在春日太阳的照耀下突然融化,“嘎啦啦”地迸裂着自己,撕开着自己。叫人觉着,生活其实是从“再见”开始的,当小宝和露露那么急赤白脸地用“再见”告别时,生活才真正走进他们的生命。

朱丽退后一步,让窗帘挡住自己,犹如挡住了某种冲动。

她站在房间的穿衣镜前看自己,脸色苍白,缺少血色的嘴唇含混地嚅动了几下,仿佛在练习一个忘却已久的老词。她发现,自己对“再见”这个词从来都是漠然的,不管对一座房子,还是对一个亲人。一种对自己的陌生的疑惧陡然从心中升腾起来,她环顾这房间,伴着窗外那声声不断的“再哎哎哎哎见”,琢磨着,现在最该做的,是不是应该把关掉了那么多天的手机打开呢?

(有刪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舅舅是个趣味狭窄的人,所以,尽管之前来北京多次,朱丽对舅舅和他家的客房也没有太深印象,不曾发现二搂的客房格外便于收集声音。

B.小宝告别露露时的热情与告别大人时的漠然构成鲜明对比,他和露露此起彼伏的“再见”声,看似耍贫嘴、逗乐子,实则是他们对相见的欢欣和不能相见的绝望的激烈表达。

C.“犹如盲人睁眼,哑人发声”,生动写出了小宝那一声“再见”的难得和宝贵;而“迅速”“赶往”等词语,形象表现了朱丽第一次听到小宝说“再见”时的意外。

D.大人苦口婆心地劝说小宝与他根本不认识的人说“再见”,小宝始终不愿合作,充分暴露了世故的“大人”和率性的“孩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E.小说中的“客房”,既是故事发生的环境,也是“朱丽”和“小宝”两条叙述线索的交汇点。对“客房”的描写,不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也使小说结构更加紧凑。

2.小说中的朱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是不是应该把关掉了那么多天的手机打开呢?”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你是否赞同“生活其实是从‘再见’开始的”这种说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杰克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后来因杀人罪而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其中一个与他老爸一样有很重的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后来因故意杀人而坐牢。另一个儿子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为何同样环境熏陶下的兄弟俩,命运截然不同呢?当人们问起其中的原因时,两人的答案竟然是相同的:“碰上了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眼睛的近视可以用眼镜或手术来缓解,但是视野的近视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

  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总有一天你平静的生活就会被外界的

  变化打破。我们这只“井底之蛙”,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视野近视症而被社会淘汰。

  ①只是这样的日子对外面世界变化的反应与感受也是极其微弱的

  ②周而复始、机械、单一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对世事发展变化缺少思考,患上了“视

野近视”病

  ③这种视野的近视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

  ④不管你愿不愿,外面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你

  ⑤如果你不具备广阔的视野,提前解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

  ⑥过“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没有太多烦恼的

A.③②①⑤⑥④    B.②③⑥①④⑤    C.③⑥②④①⑤    D.②⑥③④①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的确是不易之论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南昌个别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人工色素和粘稠剂,却大做广告“保证不加入人工色素”,此举完全是掩耳盗铃

D.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事情,他都是锱铢必较,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