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以下小题。 境与象 袁行霈 ①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以下小题。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侹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1.下列对"意境"的理解,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大凡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C.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但仍是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真实世界。

D.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并不一定符合中国传统诗歌的实际。

2.下列对"境与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就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认为"境生于象外"与之并不矛盾。

B."境生于象"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象便没有境;二是境不是具体的象之和,而是对具  体的象的超越与升华。

C.读诗由象到境,好像从地面飞升到天空,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D.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等意象,可以通过比喻、象征、暗示的作用,形成特定的意境。

3.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第段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第段引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传统的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第段运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准确描述鉴赏诗歌意象时的心理体验。

 

1.C 2.B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C项题干中“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真实世界”而文中内容为是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所以选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考点强调的是“文中内容”,所以在理解“意境”的含义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表述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如“表述关系”。正确理解在语境中的含义。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境生于象"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象便没有境;二是境不是具体的象之和,而是对具体的象的超越与升华。其中二是"境生于象外"的含义。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我们阅读它就是获取信息。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因此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如B选项中,偷换概念,“境不是具体的象之和,而是对具体的象的超越与升华”是"境生于象外"的含义。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A 是为了证明"刘禹锡也十分重视对象的摄取与加工",指出人们对"境生于象外"的发挥未必符合刘禹锡的原意。 C 是为了说明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不全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 D 是为了形象说明"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我们阅读它就是获取信息。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因此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百年歌自苦,诗中具体写了哪些苦?在苦中还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怀?

2.与《登高》相比,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

             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籍命光     按:巡查          B.光三上书自引咎,不    报:批复

C.故事食不满分  故事:先例         D.又奏赋以    风:使……知道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B.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 死争/

C.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D.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 死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禀赋迥异,性情不喜华靡。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品性。

B.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C.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②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查看答案

对该漫画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漫画中人物戴的帽子表明了人物身份,且对他个人品性隐含嘲讽。

B.漫画中人物的眼睛比例严重失调,这点小失误可以说是白璧微瑕。

C.漫画的标题“跑题”指的是研究“科研标本”变成了研究“科研经费”。

D.“怎样发财…?”揭示了人物心理,但与画面其他部分传达出的含义有重复之嫌。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 挖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仅电影《归来》用一个家庭的境遇变迁反映了一个时代,而且用朴素的画面和简单的情节铺排成一曲温婉动人、哀而不伤的情诗。

B.虽然不愿意将孙仲旭的轻生与文学翻译稿酬低联系起来,但是对于当下的稿酬问题,方柏文也承认这是一个圈内公认存在的问题。

C.金牌之外,一届成功的青奥会往往会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声誉,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人文遗产,将使城市持续受益,甚至影响几代人。

D.巴西世界杯德巴比赛后,施魏因斯泰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要向巴西球迷道歉,其实我们不想进这么多的球,我们只是本着尊重对手为原则在努力踢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