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核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 1908年,普鲁士还在激烈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核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

1908年,普鲁士还在激烈讨论女孩能否上大学的时候,30岁的物理学女博士莉泽·迈特纳因仰慕物理学家马科斯·普朗克从奥地利来到柏林,希望能在他手下工作。她的才华打动了这位不赞成女性参与科学活动的保守人士,普朗克同意她到自己的实验室工作,但没有薪水。最初几年,她只能与奥托·哈恩一起在一个地下室的木工房里工作,不能进入主楼,上厕所则必须跑到附近的餐馆。而更令她尴尬的是,布罗克豪斯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当着她的面宣称,“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发表由一名妇女撰写的文章。”1912年,迈特纳的父亲去世,她失去生活来源。这年普朗克任命她为自己的助手,而同样年龄的男性只要稍微有点天赋就早已成为教授,至少也应是讲师了。1913年迈特纳收到了从布拉格送来的教授邀请函,于此同时,她也被当时德国最著名的学术机构威廉皇家学会接纳为终生会员,于是她谢绝了布拉格的邀请,虽然薪水极低,但能够作为普朗克的第一个女助手,并且得到业内同行的首肯,她已心满意足。

1914年一战爆发,迈特纳自愿在奥地利军队当X光护士,生活条件艰苦,常常要接纳许多语言不通的波兰士兵,往往每天工作长达20小时。但只要有点假期,她就和哈恩继续协作进行科学研究。1917年,他们发现了新元素“镤”。尽管迈特纳做了大部分工作,在发表文章时,她还是把哈恩署为第一作者。1933年受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的研究发现的鼓舞,她说服哈恩共同研究超铀元素,他们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搭档:哈恩可在化学上证实这种可能在核衰变时产生的元素,迈特纳则具有坚实的物理学背景,能对此作出物理学解释并设计新的实验方案。由于她从不隐瞒自己是犹太人,1938年,德国占领奥地利后,她被迫流亡到瑞典。这时,哈恩和新任助手斯特拉斯曼进行了一次关键性实验,并有了新发现。他们尽管无法对发现进行解释,但还是发表了论文,不过没有署迈特纳的名字。哈恩在当时给迈氏的信里,希望她对此“提出某种物理方面的解释”。收到哈恩的信后,她和同是物理学家的侄儿弗里希对实验发现的现象进行了正确解释,并把这种现象称为“核裂变”,还计算出了裂变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当物理学家玻尔得知实验结果和解释后,敲着自己的脑袋感叹,“哦,我们大家多么愚蠢!哦,这真是神奇!但正应该如此啊!”他们的发现很快就得以验证。原子能时代开始了。

1944年,哈恩因在发现“核裂变”方面的贡献独享诺贝尔化学奖,迈特纳对他表达了祝贺,并由衷认为这对哈恩来说实至名归。但此后不久,有一种说法:哈恩在整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迈氏只是哈恩的“助手”或“下属”。而哈恩本人在他的诸多著述中一次都没有提到迈氏对铀研究项目的开创性贡献,也没提到她对柏林研究小组的领导作用或在她离开柏林后他们的合作。对此她很难接受,但她几乎从未在公开的场合进行过反驳,她与哈恩的朋友之情也仍然在持续。

二战后迈特纳受到美国人的特别欢迎,她曾被称为“原子弹之母”。事实上,她一直拒绝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原子弹爆炸的消息使她大吃一惊,她说:“原子弹的研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得以完成,这使我十分惊讶。这项发明出现在战争时期是件非常不幸的事。”她在和罗斯福夫人的一次无线电通话里说:“我希望通过几个国家的合作,改善各国之间的关系,并防止像我们现在已经经历的这样一些可怕的事情。”

1968年,迈特纳去世,弗里希在她的墓碑上写着“一个从未失去人性的物理学家。          

(据《核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博士》等文章整理编写)

相关链接

(1938年)圣诞节前几天哈恩写信向迈特纳报告了这一切。他写道,“这是一个可怕的结果,我们知道铀不可能分解成钡”……迈特纳立即给哈恩回信,对此作出了回答,“我们在核物理学方面已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所以,我们对任何事都不能断然说:这是不可能的” 。(《迈特纳和她对发现核裂变的贡献》)

因为她的犹太人出身,当纳粹投降战争结束时,她受到了美国人的特别欢迎,她说:“美国犹太人如此特殊地颂扬我,倒使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骗子……在一个人人都热切盼望消除一切种族歧视的年代,犹太人自己抱着这样的偏见,这难道不让人感到遗憾吗?”(《大科学家50》)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迈特纳从奥地利来到性别歧视严重的普鲁士,是因为虽然奥地利人尊重女性,但那里缺少像普朗克这样能帮助她发展的物理学家。

B.虽然“镤”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迈特纳,因为有编辑说过不想发表女性撰写的文章,她只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让给哈恩。

C.迈特纳和弗里希对核裂变的理论解释是一个伟大的发现,物理学界很快接受了他们的正确解释,并把他们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战争。

D.铀核裂变的发现是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合作的结果,是实验与理论密切结合的结晶,但哈恩从不提及这一点,迈特纳为此感到失望。

E.迈特纳在科学领域取得伟大成就是因为她得到了父亲的支持、著名导师的指导、其他科学家的认同与鼓励,和哈恩搭档形成学科互补。

2.莉泽·迈特纳作为科学家具有哪些重要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莉泽·迈特纳对“核裂变”的发现有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用“一个从未失去人性的物理学家”作为迈特纳的墓志铭,其中必有原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1.(5分)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6分)①她热爱物理科学,执着追求,在歧视、误解、种族迫害和战争环境中坚持物理科学研究;②她敢于创新,突破“铀不可能分解成钡”的成见,为“核裂变”的发现做出贡献;③她淡泊名利,虽然有诸多成果没有及时得到承认,但她并不计较。 意思答对即可。每答出一点给2分。 3.(6分)①她敏锐地意识到超铀元素研究的意义,说服哈恩共同研究超铀元素;②她设计并参与了发现核裂变的相关实验,即使在流亡期间也和哈恩保持书信往来,指导实验工作的开展;③她和弗里希共同正确解释了哈恩实验发现的现象,并把这种现象称为“核裂变”,还计算出了裂变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意思答对即可。每答出一点给2分。 4.(8分)①她善良仁爱,一战期间,她自愿到前线当X光护士,利用自己的学科专长,救护伤病员;②她有强烈的正义感,反对种族歧视,对自己因为是犹太人出身的核物理学家而受到美国犹太人的特殊颂扬感到遗憾;③她珍惜友情,即使在哈恩把诺贝尔奖完全据为己有而没有提及她在研究中的贡献的情况下,她仍然保持着与他的朋友之情。④她倡导和平,正确解释了“核裂变”,但一直拒绝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倡导通过国际合作,防止使用核武器。 意思答对即可。每答出一点给2分。 【解析】 1.A项“奥地利人尊重女性,但那里缺少像普朗克这样能帮助她发展的物理学家”,于文无据。B项“因为有编辑说过不想发表女性撰写的文章,她只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让给哈恩”,强加因果,理解有误。C项1分,不是物理学界把研究成果运用于战争。E项不够全面,她个人的原因没有观照到。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这种题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1)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2)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3)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4)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人物形象结合文本用形容词概括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走火    崔立

老霍是在临下班前接到那个陌生电话的,电话那端的声音也一如那天的天气般冷峻,那个声音冷冷地说了句,是老霍吗?晚上朝西公园,见个面吧。

听那声音,似乎是很熟悉的一个人,老霍脑子里迅速转了几转,可一时之间,又想不出那人是谁?

老朋友了,还不记得吗?那个声音寒意逼人。

老狼?老霍顿时就跳出一个人影来,在18年前,是作为警方卧底的老霍,亲手把老狼送进了监狱,老霍还记得老狼被关进监狱那一刻说的话,我一定会出来找你的!

那一天,终于来了。

18年前,正是老霍意气风发的年纪,骨子里洋溢着除暴安良的气息,在那次卧底行动中,老霍击伤了意图顽抗的老狼。

老狼听老霍半天没动静,冷笑着说,怎么样?是不是怕了,不敢来了?

老霍忽然也笑了,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呵呵笑着,说,有什么不敢,对了,你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老狼却没心思和老霍磨,说,少废话!记住,如果有胆量的话,就一个人来。

好!没问题,那我们不见不散了。老霍微笑着挂了电话。

老霍去公园时,天已经黑了下来,公园里隐约而见的只是那一盏盏稍显暗淡的灯。

在公园的一角,老霍看到了一个席地而坐的男人,地上还摆了许多的酒瓶。老霍走了过去。在朦胧的灯光下,老霍看了男人一眼,这个男人,和18年前的老狼天差地别,脸上,明显有了老态。看那面容,看那眼神,也更冷峻了,充满了沧桑。

老狼朝老霍瞅了一眼,就递过去一瓶开好的酒。

老霍一手接过,想了想,说,这些年在里面还好吗?老狼没说话,只是仰头喝了一口酒,转头看向老霍说,你觉得呢?你要不要试试在里面呆个18年?

老霍摇了摇头,说,出来了,有什么打算?

老狼没接过老霍的话,自顾自地说,我实在想象不到,那么好的一个朋友,居然会朝我开枪,而且一下子就把我送了进去。

老霍苦笑着说,我们是朋友,但我更是卧底,我不能忘了我的使命啊……

老狼听着老霍的话,忍不住就一阵冷笑,说,你说得那么冠冕堂皇,那现在我出来了,你是不是该为我做些什么呢?

老霍猛地喝了口酒,说,你说吧,我能做的一定尽全力去做,我可以给你钱,给你找工作,给你……

老狼忽然摇了摇头,然后双眼凛然地看向老霍,冷冷地说,我想要你的命,你能给吗?

老霍愣了愣,还想说什么时,老狼忽然快速举拳挥向老霍,情急之下老霍刚想躲开老狼时,发觉腰间似乎被动了一下,然后,随手带的那把枪已经到了老狼手上。

老狼举着枪,已经对准了老霍。

可这时候的老霍,居然笑了。

老霍说,老狼,你放心,我的命可以交给你,但我希望你能听我讲完一个故事后,再杀我,行吗?

老狼冷冷地看了老霍一眼,说,好吧,你说。

一个小孩,从小就特别崇拜那些持枪的警察,威武,勇敢。于是他就悄悄地有了一个愿望,想当一名警察,除暴安良。孩子很努力,有一天,孩子考上了警校。孩子甚至在警校学习时,还想着,一枪一个把罪犯一个个都打死。可孩子警校还没毕业,却被挑选做一名卧底,潜入一支犯罪团伙。虽然不能直面做警察,但能和罪犯直接正面对峙,也是挺精彩的。可在犯罪团伙里,孩子居然交上了一个朋友,一个叫老狼的好朋友。他们一直处得很好,甚至自诩为生死之交。可孩子从没忘过自己的使命。孩子在潜入犯罪团伙五年后,警方在确定团伙罪证后,实施了抓捕行动。可面对负隅顽抗的老狼时,孩子始终摁不下手中的枪。眼看着其他警察马上要赶到了,孩子咬了咬牙,还是扣响了扳机。还好孩子的枪法奇准,子弹打中的是老狼心脏旁的位置,老狼逃得一命……

老霍说着,忽然抬起了手指,说,如果我当年,只要枪再移动一点点,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站在我面前了。

老霍边说边朝老狼做了个持枪摁动扳机的姿势。

虽然老霍的手上并没有枪,可老狼却分明有一种被击毙的感觉……

      (选自2011年第3期《北京文学》)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电话那端的声音也一如那天的天气般冷峻”“那个声音寒意逼人”,文章开篇反复强调声音的“冷”“寒”,其目的是突出来者身份的特殊以及老霍接到电话的恐惧。

B.小说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老狼朝老霍瞅了一眼,就递过去一瓶开好的酒”这个细节暗示了两人之前并非简单的警察与罪犯的敌对关系。

C.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文中老霍和老狼的“笑”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老狼的阴冷刻毒,也凸显了主人公老霍的美好形象。

D.小说以情节取胜,老霍和老狼的恩怨故事在一回回的交锋中层层推进,层层剥笋,逐渐明朗,具有感染读者的艺术魅力。

E.小说语言风格含蓄深沉,节奏缓慢,以抒情的笔调讲述老霍和老狼之间的人性温情与情理纠葛。

2.这篇小说采用了哪些叙述方式?请结合文本说说它们的作用。

3.小说在刻画老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最后一段“虽然老霍的手上并没有枪,可老狼却分明有一种被击毙的感觉……”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           ”两句,表现女主人公天天早起晚睡地操劳家务。

(2)《荀子·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现梦想中战斗获胜,功成名就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晚泊   陆游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注]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罢黜,闲居四年后被任命为夔州通判,此诗即作于赴任西行途中。

1.诗中哪些内容扣住诗题“晚泊”?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有隽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见而异之。以父崧卿荫,补番禺县尉。韩侂胄举恢复之谋,诸将偾军,边衅不已。朝廷寻悔,金人亦厌兵,乃遣韩元靓来使,而都督府亦再遣壮士遗敌书,然皆莫能得其要领。近臣荐信孺可使,自萧山丞召赴都,命以使事。信孺曰:“开衅自我,金人设问首谋,当何以答之?”侂胄矍然。至濠州,金帅纥石烈子仁止于狱中,露刃环守之,绝其薪水,要以五事。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至汴,见金左丞相、都元帅完颜宗浩,宗浩叱之曰:“前日兴兵,今日求和,何也?”信孺曰:“前日兴兵复仇,为社稷也。今日屈己求和,为生灵也。”宗浩不能诘,授以报书曰:“和与战,俟再至决之。”信孺还,诏侍从、两省、台谏官议所以复命。众议还俘获,罪首谋,增岁币五万,遣信孺再往。金人见信孺忠恳,乃曰:“割地之议姑寝,但称藩不从,当以叔为伯,岁币外,别犒师可也。”信孺固执不许。复命,再差抵汴。宗浩变前说,别出事目。信孺曰:“岁币不可再增,故代以通谢钱。今得此求彼,吾有陨首而已。” 信孺还,言:“敌所欲者五事:割两淮一,增岁币二,犒军三,索归正等人四,其五不敢言。”侂胄再三问,至厉声诘之,信孺徐曰:“欲得太师头耳。”侂胄大怒,夺三秩。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议用弗就。信孺使北时,年财三十。既龃龉归,营居室岩窦,自放于诗酒。后赀用竭,宾客益落,信孺寻亦死矣。(节选自《宋史·方信孺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B.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C.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D.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戴冠,以示成年,称“弱冠”,未成年称“未冠”。

B.荫:古代一种制度,子孙因先辈有勋劳或官职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赏或免罪。

C.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古代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用作国家的代称。

D.三秩:秩,古代官吏的俸禄,引申指官吏的职位和品级,三秩,即三级或三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信孺才能出众。曾得到周必大和杨万里的赞赏。与金国交涉时,都督府派去的人不能领会敌方要领,而方信孺出使时能从容地与金国周旋。

B方信孺临危不乱。他首次出使金国,遭到囚禁,被断绝柴火、饮用水,还受到威胁,但仍沉着冷静,坚决不答应金国提出的五个停战条件。

C方信孺坚守气节。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同意金国提出的交出主谋的无理要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朝廷尊严。

D方信孺勇于维护朝廷利益。他三次出使金国,先后拒绝了金国提出的增加岁币等有损国家利益的要求,使敌方的贪欲无法轻易得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孺曰:“开衅自我,金人设问首谋,当何以答之?”

(2)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议用弗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晋国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一直以来被传为佳话。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防止官吏任人唯亲的回避制度。从现有史籍上看,最早在西汉的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地方官任职必须回避本郡的规定,而到了东汉桓帝时,就已经正式出现“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相对临监”的“三互法”,从此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

中国历代实行的回避制,主要包括地域回避与亲属回避两方面的内容,简单来说即是“避地”与“避亲”。所谓避地,是指地方官员任职时必须回避某些地域,主要是官员籍贯不能与他的任职地重合;而避亲则是指官员担任行政职务或执行公务必须回避与自己有亲属关系之人。随着时代变迁,行政回避制度也在发展,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制度越来越严格,回避范围越来越大,处罚越来越严厉。

西汉武帝时期,为了防止官员与地方豪强勾结,规定各郡、国的守相以至于县令、丞、尉等官职,都不允许由本郡人担任,可谓是首开地域回避制度之先河。此后,除了在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外,历代对地方官任职都有严格的回避规定。如唐代初期,已开始明确规定除了京兆、河南两府外,其余地方官员均不得在本籍及邻近州县任职。到了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已不限于本州、县,而是扩大到了路一级区域,宋神宗以后更是不仅要求回避本籍,同时还需要回避田产所在地。

明清时代,中国官僚体制最为成熟,对官员任职回避的规定也最为严格。明太祖时期,为了防范各级官员弄权地方,一度实行南北更调制度,即南人只能任职北方、北人只能任职南方,同时又将全国划分为三大行政区,施行地方主要行政官员轮换制。但是,由于地域回避限制过于严格,地方官员调任频繁、任职遥远,导致很多地方空缺官职难以得到及时补充,不得不又将回避地域限定为省一级,同时将滇、贵等边疆地区地方官员任职回避范围缩至府级区划。入清以后,在继承明代回避制度的基础上,对官员任职回避要求进一步细化,如康熙四十二年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任职,“五百里内,均行回避”。

实行回避制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政廉洁。历代之所以制定日益严格的回避制度,是因为中国有重乡土、重血缘关系的传统,各级地方官员很容易陷入各种复杂关系网,难免会利用自身的权力为亲友谋利,从而导致行政腐败。而回避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官员在任职与具体行政公务中,脱离原本熟悉的关系网,避免官员利用亲属、乡土关系腐败,防止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后果。从历史经验来看,尽管历代王朝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但是随着唐宋以后回避制度日趋严格、规定日益细密,官员的腐败现象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汉、魏晋时代梁冀、石崇那样庞大、富可敌国的家族腐败,官场腐败更多的是官员个体行为,证明严格回避制对防止腐败确有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郑金刚的《中国历史上回避制的困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人唯亲的现象在中国早已有之,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以防范,汉武帝时禁止地方官吏在本郡任职的规定开避亲制度之先河。

B.东汉桓帝时制定的 “三互法”,包含了亲属回避与地域回避两方面的内容,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

C.为抑制地方官员的势力,唐代初期,地域回避规定更加明确和严格,大部分地方连官员籍贯所在地的邻近州县都要回避。

D.回避本籍一直是行政回避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变迁,回避范围曾不断扩大,回避田产所在地也曾纳入了制度规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严苛的地域回避制度是一把双刃剑,虽能起到防范各级官员弄权腐败的作用,但也带来了有位无官的负面影响。

B.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严格规定官员只能在田产所在地以外的区域任职。

C.在限定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补充里程限定,是清代较明代在地方官员任职回避制度制定上更显细化的表现。

D.回避制降低了重乡土、重血缘关系的传统对官员行政的影响,减少了地方官员依靠宗族、地方势力弄权的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实行的回避制度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防范地方滥权,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在历代都有它的积极作用。

B.清代对官员任职回避的规定最为严格,但单纯依靠人事回避制并不能杜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类腐败现象的发生。

C.魏晋时代石崇富可敌国的家族腐败,证明回避制度一旦松懈或执行不力,容易导致地方势力极度膨胀。

D.自回避制实行以来,历朝历代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细化,且日趋严苛,发展到明清,行政效率降低等弊端日渐显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