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清代诗人龚自珍说他的诗“兼得于亦剑亦箫”之美,剑...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

清代诗人龚自珍说他的诗“兼得于亦剑亦箫”之美,剑在放旷高蹈,沉着痛快,唐代诗僧贯体有诗道:“    ,一剑霜寒十四州。”真是剑指灵魂,气吞山河。箫在哀婉幽咽,柔情似水。如石涛诗云“      ,素子离离月下逢”,有一种凄绝的美。亦剑亦箫,化慷慨为柔情,转凄婉为高旷。此情此境,易水之滨送别荆轲,在白露萧萧之时,作生离之死别,高渐离击筑声起,荆轲舞剑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此境有以当此。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在那月黑风高的晚上,中军帐中,项羽挟别虞姬,“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歌在冷月下回荡、回响,此境有以当之。

若说到画,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最得亦剑亦箫之妙,他的画可以说是笔底项羽,画外荆轲,幽冷、幽寂中有剑气,放旷中有箫心。《饮酒读骚图》画一人于案前读《离骚》,两目横、怒视,须髯尽竖,而无所不为,右手酒杯在握,似要将杯捏碎,左手持卷,狠向下压,暗含击碎唾壶之意。《离骚》在中国是忧愤壮烈的代名词,宋人说“痛饮读离骚,可称名士”,前人有“上马横槊,下马作赋,自是英雄本色;熟读《离骚》,痛饮浊酒,居然、果然名士风流”的说法。陈洪绶此画正有这种沉郁顿挫的意思。难怪曾珍藏此画的孔尚任在画上提跋日:“      ,年年归与说樵渔。”后来清初画家萧从云作《离骚经图》,跋文道:“秋风秋雨,万木凋摇,每闻要妙之音,       。”

1.下列字形和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放旷高蹈  哀婉       B.自露萧萧  慷慨  chuí

C.上马横槊  提跋  jiāo   D.沉郁顿挫  抉别 

2.文中括号中选用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荡  幽寂    居然      B.回响  幽寂    果然

C.回响  幽冷    果然      D.回荡  幽冷    居然

3.文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气吞山河    B.柔情似水    C.月黑风高    D.无所不为

4.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白发萧骚一卷书  不觉涕泗之横集  满堂花醉三千客  玉箫欲歇湘江冷

B.满堂花醉三干客  玉箫欲歇湘江冷  白发萧骚一卷书  不觉涕泗之横集

C.玉箫欲歇湘江冷  白发萧骚一卷书  不觉涕泗之横集  满堂花醉三千客

D.不觉涕泗之横集  满堂花醉三千客  玉箫欲歇湘江冷  白发萧骚一卷书

 

1.A 2.C 3.D 4.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识记能力。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本题考查的字,既有形近字,也有容易读错的字。B项,“唾”,应读tuò ;C项,提,为同音异形字字错误,提→题,樵,形近字误读,应读qiáo;D项,抉,为同音异形字错误,因为诀。故选A。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可根据词语意思,联系文段的具体语境分析判断。回荡:回响:回荡表示山谷也在附和,带着拟人味和一种群山也争着呼应的赞美的情感。 回响就是简单的声响,也可能是喊叫带来的,不带褒贬。幽寂,强调的是幽深凄凉;幽冷,强调的是幽深的凉意。横,跟地面平行;怒,发怒。结合语境可知,应选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柔情似水:比喻情意温柔缠绵(一般指男女之间);月黑风高:比喻险恶的环境;无所不为:含贬义,故应用“无可奈何”。故选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句式工整的表达运用能力。答题时,可根据诗句对仗工整、押韵等知识,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判断。甲处可根据“放旷高蹈,沉着痛快”的意境得出“满堂花醉三干客”;乙处可根据诗句特点,结合着“哀婉幽咽,柔情似水”语境,得出“玉箫欲歇湘江冷”。由此可得出答案为B。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两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根据漫画《有手机之前和之后的生活》,按要求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并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第二幅漫画的内容

2.看了这幅漫画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些城市通过发布“雷人标语”来纠正城市不文明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文明的困境,是一种最无奈的做法。根除城市顽疾,关键在①           。而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不会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②        ,需要长期循序渐进的宣传教育、公民自律和法规完善。尤为重要的是,需要通过文明的、市民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唤起全社会共同参与。因此,不妨多注重“标语文化”,将警示语过于严厉、刻板的面孔变一变,改用优美、温馨的语言进行表达,或许会③          。否则,事倍功半。

 

查看答案

下面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_______________。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

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

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

所有这一切都唤取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

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阴历年大门上贴的红纸黑字的春联。

A.⑤①③②④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③②④①⑤⑥      D⑤⑥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组成。

B“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第一回的这首诗,既是作者对知音的期待,也是对后世每一个读者的诱惑。

C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着莎士比亚艺术的顶峰,其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复杂丰满、发人深思。

D“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句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到达美的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