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曹瞒传(节选) 操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操初入尉廨,缮...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曹瞒传节选

操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操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之,然不能伤。于是其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操将北征三郡鸟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时寒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操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操犹坐胡床不起,张郐等见事急,共操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操所在,皆惶惧,至见,悲喜,或流涕。操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操自汉中至洛阳,起建始殿,操使工苏越徙美犁。掘之,根伤尽出血。越白状,操躬自视而恶之,以为不祥,还遂寝疾

操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擎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操,沛国桓邵亦轻之,及在兖州,陈留边让言议颇操,操杀让,族其家。忠、邵俱避难交州,操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桓邵得出首,拜于庭,操谓曰:“跪可解死邪!”遂杀之。

1.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习宠臣咸疾之     疾:憎恶    B.共引操人船       引:引导

C.陈留边让言议颇侵操 侵:冒犯    D.桓邵得出首,拜谢于庭  谢:谢罪

2.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刘备必说刘表袭许      ②余船次俱进

B.①时寒        ②若属皆为所虏

C.①诸君        ②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

D.①至见,悲喜、或流涕     ②精思傅会,十年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B.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C.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D.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4.下面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迁为顿丘令是因其“持法峻刻”,宠臣借称荐来使其离开。从这一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曹操的戏谑之意。

B.与马超、韩遂交战,失败后曹操大笑而语:“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既是自我解嘲,又显露出他乐观豁达的品性。

C.从侥幸战胜后的科问诸将到杀死袁忠、桓邵,充分体现了曹操峻刻酷虐、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性格特点。

D.与一般正史叙事崇尚简要不同,本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叙述相当细致,其间人物的一言一行、神态举止纤毫无遗。

5.把上面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

(2)越白状,操躬自视而恶之,以为不祥,还遂寝疾。

(3)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

 

1.B 2.D 3.A 4.C 5.(1)我之前的行动,靠侥幸踏上危险之地,虽然胜利了,(却)是老天在帮助我啊,所以不可以把它当作平常的事情。(“前行”“乘”“以为”各1分,“乘危以侥幸”“天所佐也”句式各1分) (2)苏越禀告(给曹操)这种情况,曹操亲自去验看后很不喜欢,认为不吉祥,回去就卧病不起。(“白”“躬自”“恶”“ 寝疾”各1分,句子通顺1分) (3)他惩处诛杀的人,总是对着他痛哭流涕,嗟叹痛苦不已,但最终也没有办法保全性命。(“刑杀”“辄”“无所”各1分,句子通顺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B项,引:拽、拉。故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①来,②依照、按照;B.①并且,②将要,;C.①的,②连词,用于主谓之间;D.①②都是“才”的意思。故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本题可参考名词作宾语“宾客”;文言虚词“其”;名词作主语“肴膳”。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4.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不对。C项,科问诸将体现了曹操作为政治家的胸怀气度。故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前行”“乘”“以为”“刑杀”“辄”“无所”。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褒禅山记》中写道“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表明华阳洞在华山的北面。

B.古人把每月的十五称为“望”,“既望”指十六,如《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就是七月十六。

C.郎中的职责历代有所不同,战国时期,郎中特指宫廷侍卫,如《荆轲》中“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

D.“都”,本指大的城镇,如《廉颇与蔺相如》中有“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后来才引申为“国都”。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有相同意思的一项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高级官员透露,IS越来越多地使用人肉盾牌,特别是儿童,以防止联军不对拉马迪等重要区域实行空中打击。

B.由于金融市场的误导,让我们产生了错误的财富增长预期,过度投资和消费,结果背上债务,更值得身处十字路口的我们警惕。

C.选择加入SDR而非另立门户,中国对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的选择为今后在国际金融领域与欧美诸国的博弈与合作埋下了伏笔。

D.“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银幕上的英国特工詹姆斯·邦德之所以魅力十足的原因,离不开植入电影的各大奢侈品牌对他的“包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

清代诗人龚自珍说他的诗“兼得于亦剑亦箫”之美,剑在放旷高蹈,沉着痛快,唐代诗僧贯体有诗道:“    ,一剑霜寒十四州。”真是剑指灵魂,气吞山河。箫在哀婉幽咽,柔情似水。如石涛诗云“      ,素子离离月下逢”,有一种凄绝的美。亦剑亦箫,化慷慨为柔情,转凄婉为高旷。此情此境,易水之滨送别荆轲,在白露萧萧之时,作生离之死别,高渐离击筑声起,荆轲舞剑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此境有以当此。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在那月黑风高的晚上,中军帐中,项羽挟别虞姬,“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歌在冷月下回荡、回响,此境有以当之。

若说到画,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最得亦剑亦箫之妙,他的画可以说是笔底项羽,画外荆轲,幽冷、幽寂中有剑气,放旷中有箫心。《饮酒读骚图》画一人于案前读《离骚》,两目横、怒视,须髯尽竖,而无所不为,右手酒杯在握,似要将杯捏碎,左手持卷,狠向下压,暗含击碎唾壶之意。《离骚》在中国是忧愤壮烈的代名词,宋人说“痛饮读离骚,可称名士”,前人有“上马横槊,下马作赋,自是英雄本色;熟读《离骚》,痛饮浊酒,居然、果然名士风流”的说法。陈洪绶此画正有这种沉郁顿挫的意思。难怪曾珍藏此画的孔尚任在画上提跋日:“      ,年年归与说樵渔。”后来清初画家萧从云作《离骚经图》,跋文道:“秋风秋雨,万木凋摇,每闻要妙之音,       。”

1.下列字形和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放旷高蹈  哀婉       B.自露萧萧  慷慨  chuí

C.上马横槊  提跋  jiāo   D.沉郁顿挫  抉别 

2.文中括号中选用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荡  幽寂    居然      B.回响  幽寂    果然

C.回响  幽冷    果然      D.回荡  幽冷    居然

3.文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气吞山河    B.柔情似水    C.月黑风高    D.无所不为

4.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白发萧骚一卷书  不觉涕泗之横集  满堂花醉三千客  玉箫欲歇湘江冷

B.满堂花醉三干客  玉箫欲歇湘江冷  白发萧骚一卷书  不觉涕泗之横集

C.玉箫欲歇湘江冷  白发萧骚一卷书  不觉涕泗之横集  满堂花醉三千客

D.不觉涕泗之横集  满堂花醉三千客  玉箫欲歇湘江冷  白发萧骚一卷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