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B.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C.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D.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社会矛盾”与“分担”搭配不当,改为“社会矛盾的缓和与社会责任的分担”;C项,末句主语残缺,在“使”前面加上“这”;D项,语序不当,将“如何”“从而”后面引导的内容对调。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比如C项,末句主语残缺,在“使”前面加上“这”。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如A项,“社会矛盾”与“分担”搭配不当,改为“社会矛盾的缓和与社会责任的分担”。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中国古代,像李清照那样能以词擅名文坛的女性,实属            ,屈指可数。

②萧统突破前人只赞扬陶渊明人品的局限,对他的评价一出如            ,即成不刊之论。

③古瓷片其貌不扬,但它们是历史的实物见证,是承载中国古代文明的           

A.空谷足音  凤毛麟角  吉光片羽B.凤毛麟角  空谷足音  吉光片羽

C.吉光片羽  空谷足音  凤毛麟角D.凤毛麟角  吉光片羽  空谷足音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福祚尺牍   畏葸不前   茕茕孑立  

B.杯杓颓圮   忸怩不安   桀獒不驯

C.璎珞饿殍   得鱼望筌   瓮牖绳枢  

D.盗跖窸窣   残羹冷炙   斧钺汤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叶朗:美学指向人生

李扬

叶朗在美学热潮席卷学界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考入北大哲学系,那场关于“美的本质”的大讨论,让青年叶朗对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全国之先,建立了美学教研室,已确立了学术方向与目标的叶朗也在此时毕业留校,成为美学教研室七名初创成员之一。

1985年,《中国美学史大纲》一书出版,从中国美学史通史的意义上说,这是国内第一部中国美学思想史。他从中国古典美学的经典表述中抽出“意象”和“感兴”两个概念作为研究线索,这个理论核心显示出一种统摄力,不仅能贯穿古代的材料,也能与20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思潮相呼应,还能广泛地解释艺术、审美现象。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叶朗深深感到当时学术界通用的美学基本理论的框架过于狭窄和陈旧,一些人对中华美学遗产和“五四”以来前辈学者的理论成果十分隔膜,使美学发展成为无本之木。1985年开始,叶朗组织一批年轻学者进行现代美学体系研究,写成《现代美学体系》,突破了在50年代美学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学基本理论的框架,使美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向前跨出了一步。2009年,他的《美学原理》一书出版。书中,叶朗提出了“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由意象、感兴、人生境界三个概念构成一个理论核心,突出心灵世界和精神价值,突出人生境界的提升。

1993年到2010年,叶朗在北大做系主任和院长,多样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使他在人文学科、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和文化领域有了全方位的观察、反思。

叶朗认为,“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是美学所面对时代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化中创造力的匮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种现实的、意识观念的阻滞,让人们失去了心灵的自由。要重新焕发创造力,文化建设的重心就要回归到中国的艺术、美学、哲学中去。

2012年,他经过十多年酝酿,编选出版了荟萃古今中外学者文人经典作品的《文章选读》。他写道“我编这本文选,目的不仅是引导读者去追求写出一手好文章,更在于引导读者去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文风问题,趣味问题,不仅是一个文章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胸襟、气象和精神境界的问题。”

在推动美育方面,叶朗先生始终不遗余力。不久前,由教育部引领,北大艺术学院牵头联合国内一批著名学者做了一门面向全国大学的网络共享课,名为“艺术与审美”,叶朗讲两讲,一讲是美育,一讲是人生境界。这门课受到大学生热烈欢迎,短时间内已有200多所大学的学生选了这门课。

2007年,叶朗先生开始举办“美学散步文化沙龙”,促进多学科领域在美学层面的交流、融合与对话。叶朗希望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的文化氛围,讨论艺术、科学、哲学、文化等各种有趣的问题。他引用钱学森先生的话指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要推动文理交融,推动科学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在2014年底举行的“美感的神圣性”沙龙中,94岁的哲学家、北大教授张世英先生脱稿作了半个多小时的演讲——他认为,美和美感涉及一种神圣性,或者说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并提出要以“万物一体”的诗意境界为最终追求的目标,以美的神圣之光照亮我们的世界。

叶朗对这番话深有共鸣“有着高远的精神追求的人,必然相信世界上有一种神圣的价值存在,他们追求人生的这种神圣价值。正是这种信念和追求,使他们生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生发出对宇宙人生无限的爱。”

(选自《文汇报》)

相关链接

“文革”期间,如果先生不是怀着对文化、学术的强大信念,如果不是内心充盈着不可遏抑的“正能量”,很难想象一个立身未稳的青年学者不会被那种严酷的环境击倒,甚至还能以幽默感去慰藉那些同受苦难的老一辈的师长。(孙焘《心地光明的当代君子——我眼中的叶朗先生》)

我们要在生活中表现出浓郁的审美人生意趣。待人接物,读书论学,都要“有趣”。我认为,一个人“无趣”,是其人生的很大缺陷,因为“趣味”是来自于跳出小我而复归于人生世界的整体感。一个人只有具备这种基于自我与人生世界的统一感,才能赋予他在跨越各人生阶段时始终保持着一种新鲜活泼的人生意趣,而且感染着、影响着与他接近的人们。这正如王羲之诗所说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叶朗)胸襟要宽,格局要大。(1999年北大新生开学典礼上叶朗的演讲赠言)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关于“美的本质”的大讨论,既让叶朗对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利于他后来对美学基本理论的框架进行反思和探索。

B.叶朗认为,各种现实的、意识观念的阻滞,束缚了国人心灵的自由,对于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创造力产生不良影响,美学要承担拯救精神的重任。

C.叶朗的美学观点既汲取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养分,又关注了“五四以来前辈学者的理论成果,从而使中国现代美学体系与西方哲学思潮相抗衡。

D.在叶朗看来,要想感染、影响周围人,必须具备一种新鲜活泼的人生意趣,这样才能使自我与人生世界统一,才能达到“适我无非新”的程度。

E.出于对经典作品的喜爱和推崇,叶朗经过十多年的酝酿,编选了作品集《文章选读》,引导读者探索文章写作技巧,以增强读者文章写作能力

2.叶朗能够取得出色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叶朗的“美学指向人生”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怎样理解叶朗“格局要大”的主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用“                        ”两句,对秦统治者的巧取豪夺、挥霍无度发出了强烈的诘问和严厉的谴责。

(2)《劝学》中,荀子用蚯蚓说明用心专一的成效后,又指出:“                        ”,是心浮气躁的缘故。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概述琅琊山春夏之景特点的两句是                       

(4)《蜀道难》中,李白以瑰丽之笔写蜀道之高之险:上有阻碍太阳运行的峰巅,下有回旋激荡的水流,“                        ”,山势萦回,道路曲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道州①郡斋卧疾寄东馆②诸贤

吕温

东池送客醉年华,闻道风流胜习家③。

独卧郡斋寥落意,隔帘微雨湿梨花。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①道州:位于今湖南。元和三年(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吕温被贬为道州刺史。②东馆:指东宫。③东池:位于今山东。习家:指习家池,位于今湖北。二者均曾是风光秀美的大型园林。

1.苏轼诗的前两句用了哪些手法描绘暮春图景?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都写到了梨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